7月15日至18日,广东金融学院客韵柘声筑梦团在梅州市平远县热水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团队针对当地幼儿班与小学班学生量身设计系列课程,涵盖艺术、知识探索及托管辅导,为孩子们打开认知新窗口,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播种梦想、滋养心灵。
一、多元课程搭建成长平台
此次支教课程内容丰富,兼顾趣味性与实用性。艺术领域中,绘画课让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心中世界,幼儿班以稚嫩笔触表达创意,小学班尝试用技巧展现想法;书法课上,孩子们在横竖撇捺间感受汉字魅力与传统文化底蕴;音乐课通过跳动的音符与乐器知识,让不同年龄段学生沉浸其中;舞蹈课则以欢快节拍释放童真活力。
知识探索类课程同样精彩纷呈:化学课借助白醋、小苏打等材料设计“气体与色彩”实验,将抽象科学具象化;科普课以“神奇的光影实验室”为主题,通过纸箱、手电筒等道具引导学生探究影子奥秘;心理课以绘画为载体,帮助幼儿认识情绪、小学班树立价值观;安全教育课结合案例传授防护技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此外,每天设置的托管时段里,团队队员全程陪伴,耐心答疑解惑、辅导功课,确保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保障学习连贯性。多样化课程全方位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艺术修养与安全意识,为成长注入新能量。
二、特色课堂点亮学习热情
(一)科普课里的光影奥秘
小程老师开展的“神奇的光影实验室——彩色影子的秘密”科普课,以互动提问与暗箱演示导入,让学生理解影子形成三要素。通过分组做手势比动物造型等实验,探究影子大小、方向变化;再让学生用彩色玻璃纸实践,探索彩色影子形成原理。课程以三句话总结知识,结合快问快答巩固学习效果,助力学生培养科学思维与好奇心。
(二)化学课中的趣味实验
小刘老师的“气体与色彩的奇妙世界”化学课,以白醋和小苏打的反应引入主题。课堂上,学生动手参与三个实验:观察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尝试色彩混合调色、观察“彩虹雨”中油水色素分层现象。团队队员在实验后总结原理,让孩子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化学魅力,培养观察与探究能力。
(三)书法课上的笔墨传承
小姚老师的书法课借助铅笔、字帖开展教学,先以优秀硬笔作品展示与互动提问导入,讲解执笔“三指法”与“横平竖直”力度控制等要领,重点练习点、横等基本笔画并辅以口诀记忆。课程安排临摹实践、教师指导、投影对比改进等环节,还通过小组互评与名帖赏析提升审美,最后布置用所学笔画写“永字”的拓展作业,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三、课间瞬间定格温暖记忆
支教课堂外,课间时光同样充满温馨。阳光洒满教室时,团队队员俯身辅导学生的身影与孩子专注听讲的模样相映成趣,知识在轻声交流中传递;孩子们围坐桌前笑眼弯弯比耶打卡,让普通课桌变成欢乐聚集地。这些闪光瞬间,藏着孩子的天真,也记录着团队队员与他们共同拥抱的简单快乐。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热水村孩子带来知识与陪伴,更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世界的种子。客韵柘声筑梦团团队队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需求,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添砖加瓦,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教育实践中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诺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