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机变明信片——支教队员与乡村孩子的夏天成长记

发布时间:2025-07-20 16: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炫琪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黎锦凝 林炫琪)知识的星河,正悄悄漫进瑞岭村孩子们的心,为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广东培正学院“善悦”社会实践服务队如同一群执光的行者,用粉笔描摹未来轮廓,用故事叩响心灵之门。他们在校舍里构筑梦想的课堂,在广阔的田野上架设希望的桥梁。这趟旅程,不仅是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场关于教育公平、乡村振兴与青年使命的深情对话。

图为队员们与小朋友的合照。供图 李泳斯

理想课堂的初次碰壁

初入陌生土地,队员们带着精心编写的教案,期待与这片土地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想象中的课堂图景顷刻间被现实击碎。课堂瞬间被此起彼伏的“小动作”、四处游离的眼神,甚至突如其来的冲突与顶撞所充斥。经验尚浅的新手教师们措手不及: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东张西望,有人随意走动,还有人在下面折纸飞机乱扔。老师刚讲两句,就被学生插嘴打断;喊破喉咙维持纪律,换来的只有嘻嘻哈哈的哄笑。那些曾在大学课堂里被反复推敲的教学理论,在孩子们天真的“不配合”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图为手工课。供图 吴佳霖

逆风起航:从手足无措到双向奔赴的教育修行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对话。在日复一日的磨合中,队员们逐渐褪去最初的焦虑与挫败,学会俯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他们逐渐明白,孩子们并非“不听话”,那些行为背后,是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被倾听的心声。于是,纪律不再是冰冷的规训,而成为温暖的约定。一句简单的“一二三,收”,不再是一道冰冷的命令,而成为师生之间心照不宣的约定。每当这三个字响起,孩子们便会默契地收敛嬉闹,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等待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图为支教活动。供图 陈林雪

悄然绽放的改变

教室里,孩子们与老师的距离一点点拉近,那些曾经藏在“不配合”里的沟通欲,化作了主动的靠近与分享。下课时,总有孩子围在老师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人攥着皱巴巴的糖纸,踮起脚尖塞进老师手里,小声说“这个味道甜甜的,给你尝”;有人拿出在路边捡到的石头,放到老师手中,问“老师这个石头像不像星星啊”;那个总爱折纸飞机的男孩,曾把飞机扔向讲台,如今却会将作品轻轻放在桌角,课间还主动教老师折叠技巧。渐渐孩子们不再用调皮讨关注,而是递些小物件、说些心里话,用认真的眼神表露出信任。那些藏在“不配合”背后的心思,有了可表达方式。

图为支教活动。供图 吴佳霖

纸短情长:那些藏在明信片里的夏天

结营仪式上,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将黑板映得发亮。当老师们收到孩子们亲手递来的明信片时,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些用彩色蜡笔认真描画的边框里,藏着孩子们对老师们的真心与不舍。此刻所有精心准备的结营致辞都哽在喉间,这些纸片,这些笨拙的线条,这些被橡皮擦反复擦拭的稚嫩笔迹,分明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结课证明——证明有些相遇,短暂如夏蝉之鸣,却能在生命里回荡很久很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炫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