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让人工智能技术扎根乡村、服务群众,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慧启云耕”实践队于2025年7月14日-7月18日,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人工智能进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慧启云耕”实践队合影
图为“慧启云耕”实践队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AI夜校启幕:从“提笔难”到“一键成”,实用技能解民忧
7月14日晚,“慧启云耕”实践队开展“AI生成文案”教学。讲解员何楚淇针对学员日常工作生活中常遇的表达难题,围绕“四步指令法”展开教学。通过明确角色定位、任务类型、格式要求和风格关键词,学员就能精准生成文案。讲解员李佳桦则演示了Kimi生成PPT的全流程,全程操作简单高效,让零基础学员也能学会制作规范美观的PPT。
图为讲解员何楚淇进行AI生成文案教学
图为讲解员李佳桦进行Kimi生成PPT教学
技能接力:从“图文生花”到“视频传情”,创意表达再升级
7月15日晚,“慧启云耕”实践队推出“豆包生成图片”课程。讲解员李子恒通过“理论+实操”模式,向学员介绍了豆包生成图片的核心功能,即“文字生图”与“照片修图优化”,并衍生出四大实用功能:文生图、图生图、局部修改、批量处理,通过清晰的功能拆解与案例演示,帮助学员们快速理解工具特性,逐步掌握各类场景下的图片制作方法。
图为讲解员李子恒进行AI生成图片教学
7月16日、17日晚,实践队开展“AI生成视频与剪映技巧”课程。讲解员方正、黄格漫、孟思贝从“AI生成视频”与“剪映剪辑”两大板块,从素材准备到文本生成、精细编辑,帮助学员掌握视频创作技能。并演示即梦AI、海螺AI的使用流程,帮助学员快速上手。
图为讲解员方正、黄格漫、孟思贝进行AI生成视频教学
安全护航:从“会用”到“善用”,筑牢数字防线
7月18日晚,考虑到学员在使用AI等网络工具时可能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慧启云耕” 实践队特别增设了网络安全防范教育板块。讲解员李子恒结合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链接、钓鱼网站、冒充亲友借款等,并详细介绍了防范措施。
图为讲解员李子恒进行网络安全教学
星火成炬:一对一辅导结硕果,科技之花绽基层
在每日的实操环节中,“慧启云耕”实践队成员化身“一对一辅导员”,针对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无论是文案指令表述不够精准、图片生成参数设置有误、视频剪辑节奏把握不准等,成员们都会手把手引导学员,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吃透实用技巧。
图为实践队成员一对一指导教学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一张张精致美观的图片、一帧帧生动鲜活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基层群众对智能技术的快速吸收能力,更印证了“人工智能进乡村”活动的实际成效,让科技赋能的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图为部分学员成果展示
此次“人工智能进乡村”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基层群众带来了实用的AI技能,更搭建起了一座科技与乡村之间的桥梁。“慧启云耕”实践队的成员们用专业知识和热忱服务,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而学员们在活动中收获的技能,将成为他们助力乡村发展的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科技活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基层不断迈上新台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思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