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赵紫轩)为探寻重庆市现代化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用青春智慧赋能基层发展,7月12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慧治千缕,递暖万家”社会服务践行团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之旅。团队紧扣社区服务精细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等基层治理关键课题,脚步遍及社区食堂的烟火气、红星蚂蚁志愿服务驿站的忙碌身影,在与居民的促膝长谈中,触摸社区治理的脉搏。
▲7月12日,重庆市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当地居民与团队成员热情交谈。通讯员 刘宴玲 摄
7月13日,西小街的街巷间留下了团队成员的足迹。古朴民居错落有致,临街小店吆喝声此起彼伏,居民们摇着蒲扇闲话家常,一帧帧鲜活的生活图景,晕染出民主村独有的民生底色。途中,三个孩童带着天真烂漫的笑容闯入视线,清澈眼眸里的纯粹,像一阵清风驱散了盛夏的燥热,也让青春的身影与童趣的画面相映成趣。
▲7月14日,重庆市谢家湾街道劳动三村,团队成员搀扶老人上楼梯。通讯员 罗颖珊 摄
在劳动三村社区服务中心附近,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牵动了成员们的心。台阶蜿蜒,老人行动蹒跚,团队成员快步上前,一左一右搀扶住老人。他们放缓脚步,稳稳托住老人的手臂,一步一步陪老人迈上楼梯,直至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老人满是感激的笑容,成为这个夏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7月16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康逸养老服务中心,团队成员为老人拍摄照片。通讯员 赵紫轩 摄
7月16日,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康逸养老服务中心暖意涌动。团队成员带着满腔热忱开展公益拍摄活动,为长辈们送上一份特别的关怀:镜头对准金婚夫妇,定格相濡以沫的岁月深情;聚焦独居老人,捕捉时光沉淀的从容淡然;记录老友相聚,珍藏醇厚绵长的守望情谊。快门轻响间,每一张照片都是爱的剪影。
▲7月17日,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社区,团队成员与老人合照。通讯员 徐思源 摄
7月17日,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石新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暖意与笑意交织。欢声笑语里,一张张照片成了时光的琥珀。团队成员用年轻的热忱,为长辈们留住了此刻的温暖,也让文明实践站的夏日,盛满了幸福的味道。
▲7月12日,重庆市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实践团于民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影。通讯员 徐思源 摄
从民主村的烟火街巷到养老服务中心的温情光影,从搀扶老人时掌心的温度到定格笑容时镜头里的明亮,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青春为笔,在九龙坡区的社区肌理间书写担当。这场盛夏里的实践之旅,不仅是对现代化社区治理路径的探索,更是一次用真诚连接民心的行走。当青春智慧浸润基层土壤,当志愿服务点亮民生角落,便在街巷楼栋间生长出温暖的力量——这力量,终将成为社区治理创新的鲜活养分,让幸福的纹路在时光里愈发清晰,让民生的画卷在岁月中愈发绵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懿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