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江惜 张艳 李冰健)为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提升乡村居民对中药的认知与了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入推进。7月7日-7月13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黔行药安·医启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马寨村,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专业的中医药知识传递给当地居民,获得了广泛好评与积极反响。
前期精心筹备,夯实活动基础
活动开展前,“黔行药安·医启振兴”团队做了大量细致的筹备工作。“李时珍说'黔地无闲草',可咱们村常见的哪些草能入药?”出发前半个月,团队会议室的灯总亮到深夜。马寨村周边山里有野菊,得把它的花、叶、根都做成标本,老乡们才能看明白。”为了让宣讲更加生动直观,成员们不辞辛劳,收集、制作了数十种中药标本,涵盖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部位,每一个标本都经过严格的采集、处理、压制、装订等工序,确保标本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同时,团队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宣讲内容与形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活动开展前的筹备工作。熊佳莲 供图
丰富多样宣讲,传递中药知识
团队成员们通过走访入户的方式,围绕标本,对常见中药材进行详细讲解。队员们从药名讲到生长习性,从炮制方法说到日常用法,连“陈皮要选三年以上的才够香”这种“生活小窍门”都掰开了讲。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讲解完药材后与居民的合影。郑迪 供图
走进校园课堂,播撒传承种子
除了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宣讲活动,团队还走进当地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药知识课堂。课堂上,团队成员们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中药的奇妙世界。
▲图为实践队成员拿着标本和手机图片为孩子们讲解药材。王家鑫 供图
活动成效显著,收获满满赞誉
七天的时光很短,短到队员们的晒痕还没褪去;七天的时光又很长,长到马寨村的乡村小路上,已经印下了青春与中药交织的温暖印记。正如团队指导老师所说:“所谓'医启振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让青年在乡土中国的脉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未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探索创新,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医药文化在乡村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持续助力。(通讯员 江惜 张艳 李冰健)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为村民讲解中药材标本。梁颖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为学生们讲解中药材标本。张艳 供图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与学生们的合影。张艳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惜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