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泣血著青史 师道匠心育新人——一堂《报任安书》课让阳新学子对话司马迁

发布时间:2025-07-19 10: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祎鸣 刘童宇 李淋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15日讯(通讯员李祎鸣 刘童宇 李淋深刻践行教育家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教师育人使命,715日上午,湖北大学师范学院师道扬心弘扬教育家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阳新高中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实习老师张炜以《报任安书》为为准高三(2)班学生呈现了一场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盛宴。

“你们知道什么是比肉体更痛的痛苦吗?”课堂伊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实习教师张炜提问直击心灵。课件上,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不发背沾衣”的泣血文字直击心灵。团队成员创新运用古今对比教学法,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情景还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司马迁在极端屈辱中的精神坚守。“这不是简单的忍辱偷生,而是一个文化英雄的绝地反击!”实习教师张炜激昂的解读,让历史文化换发出震撼人心的当代价值。

图为实习老师张炜在讲解《报任安书》知识点 刘童宇 摄

“原来《史记》是用生命铸就的!”课后,郑娜在笔记上写下感悟。学生李阳表示:“司马迁在极端困境中仍坚持完成《史记》,让我明白了文化担当的真谛。”张炜老师则寄语学生:“课本里的文字之所以不朽,在于它们承载着永恒的精神力量。”

图为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 李佳欣 摄

在课后研讨中,阳新高中副校长柯志强与张炜进行了深入交流。柯校长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文言文教学“三要”原则:建立古今对话;二是要深化情感共鸣;三是注重思维淬炼。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

图为课后阳新高中柯副校长与张炜研讨语文教学中 刘童宇 摄

“走进真实课堂,才能真正领悟传统文化育人的深刻意义。”张炜深有感触地说。这场跨越千年的教学对话,既展现了湖大师范学子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让沉睡的文字苏醒,让历史的智慧照亮当代学子的精神世界。当司马迁的执着遇见00后的思考,传统文化正在新时代的课堂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