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伟大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促进陕南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利用,2025年7月9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秦巴星火 云筑老区新生”——陕南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实践团”积极行动,走进城固县上元观古镇刘秉钧烈士故居,深入学习刘秉钧烈士的革命精神,调研当地红色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借助数字化技术记录与传播红色文化,以守护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
实践团重温烈士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迈入刘秉钧烈士故居,实践团成员便开始参观各个部分,其中这样一些描述令实践团成员们印象深刻。刘秉钧烈士生于1901年,牺牲于1931年。他舍弃了衣食无忧的富庶生活、毅然走上一条革命道路;他积极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创办进步刊物,用文字的力量传播革命真理;他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坚决与敌人斗争英勇就义。故居中的一句句描述与一张张黑白照片让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刘秉钧烈士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感受到了他作为革命时代的青年身上所具有的积极追求进步、坚定理想信念,投身革命洪流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永远值得学习与铭记,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实践团讲好红色故事,守护红色历史
参观后,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精心选取故居中有代表性的场景与人物事迹,运用镜头与生动讲解展现刘秉钧烈士在革命岁月中的理想追求与奋斗足迹,拍摄了“追忆先烈革命志,激励青年奋斗行”为主题的思政微视频。实践团成员们在拍摄过程中既感悟了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了理想信念,也利用创新形式讲述着红色故事,希望形成对于更多青年精神感召,激励当代青年勇担时代责任。
实践团深入基层调研,挖掘红色记忆
最后,实践团成员对工作人员、周边广大群众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研,了解当地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公众认知与期待、老一辈的红色记忆等内容,为后续形成数据资源库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实践团成员表示:“在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与交流中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之后他要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宣讲,让红色故事走进周边生活。“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刘秉钧烈士故居探访虽已结束,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永不止步。实践团成员们将带着在此次活动中收获的精神力量与使命担当,回归校园、走向社会,继续以实际行动借助数字技术留存基层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为汉中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解媛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