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宁”同在实践队于泰宁县开展“心与童行”儿童心理赋能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17 20: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池晶晶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池晶晶 王歆琳)7月9日,外语教育学院“语”“宁”同在实践队在泰宁县杉城镇城东社区开展以“心与童行”为主题的儿童心理赋能行动。

“情绪小超人”心理课堂:解锁情绪密码

实践队开启“情绪小超人”心理课堂,借助热门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精彩片段,为孩子们开启情绪探索之旅。光影流转间,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主角情绪的奇妙变化,直观认知喜怒哀乐。在趣味互动环节里,“情绪猜猜猜”让孩子们快速识别表情对应的情绪,“情绪故事接龙”则锻炼其描述角色情绪反应的能力。抽象情感借此转化为具象表达,孩子们找到了专属情绪语言。当被问最喜欢的情绪时,小男孩腼腆回应:“开心,因为开心的时候感觉像吃了甜甜的糖果。”

▲图为实践队队员播放“头脑特工队”电影节选  陈艳琳 供图

此外,在“情绪小超人”心理课上,还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环节——超有趣的情绪操。简单的肢体动作搭配上朗朗上口的口号,“拍拍手,赶走烦恼;跺跺脚,快乐来到”,孩子们跟着队员们一起动一动、喊一喊,在欢乐的氛围中轻松认识情绪、学会管理情绪,仿佛真的变身成了掌控情绪的小超人。

▲图为孩子们一起做情绪操 钟金华 供图

“合作聚给力”团队协作活动:凝聚团队力量

“合作聚给力”团队协作活动以“神笔马良”创意工坊形式开展。孩子们分组持巨型“神笔”绘梦想画卷,起初小组内构图意见分歧,有想画城堡的,也有钟情星空的,还有想画动物的。经实践队队员耐心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协商,融合创意。绘制中,孩子们紧握绳子控制笔触,从色彩搭配到线条勾勒,凝聚团队智慧。画卷完成时,团队凝聚力悄然生长,责任意识浸润童心。小组孩子兴奋表示:“一起画的比自己画的好看多啦,合作真有趣!”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孩子共同协作  张宇哲 供图

“心理手巧”创意工坊:艺术疗愈心灵

“心理手巧”创意工坊弥漫艺术气息,陶土轻捻、纸艺剪裁,成为孩子们浇筑情绪年轮的媒介。实践队队员穿梭其间,倾听作品故事。小女孩用陶土捏出小家,称“里面住着我和爸爸妈妈,希望能够永远在一起” 。队员们透过手工肌理纹路,解读孩子内心情感密码,实现艺术与心理的跨界对话。同时,队员凭借专业知识,借创作捕捉孩子心理状态,给予关怀引导。参与的孩子说:“捏陶土、做手工的时候,感觉心里暖暖的,把想表达的都做出来啦!”

▲图为实践队队员分发陶土  池晶晶 供图

童心闪耀,赋能成长

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亲手创作的作品,在镜头前洋溢自豪笑容。作品色彩与澄澈眼眸映衬,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鲜活温暖的注脚。泰宁县杉城镇城东社区居民李女士在观看孩子做手工时感慨:“实践队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动。孩子回家一直说开心,还讲了好多课堂上的事儿,真的很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王阿姨也提到:“实践队的活动特别有意义,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还关注到他们的心理成长,希望以后能多开展。”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合作的作品合影  林烁 供图

此次行动依托师范专业底蕴,让心理学理论扎根乡土;借青年学子热忱,为乡村儿童送去陪伴关怀。促进城乡交流共振,以教育赋能点亮儿童成长路,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注入动力,也为乡村振兴蓝图添彩。实践队队员小王说:“看到孩子们的笑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让乡村孩子也能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助力他们更好成长。”未来,“语”“宁”同在实践队也将继续践行青年使命,为更多乡村儿童送去心理关怀,让“自找苦吃”的青春在守护童心的行动中熠熠生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池晶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