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谢恩琦 薛依婷 陈铖 何春梅 陈婧薇 姚瑶)为推动非遗保护与红色教育融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学院“晓师行”实践队绘画与手工组以“闽艺匠心·手作承红”为主题,走进尤溪西城中心小学,将福建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教育创新结合,让传统工艺焕彩、革命精神润心。活动以“非遗+红色”为主线,开展廉洁教育、安溪蓝印花布等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在体验手工艺的过程中感悟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既展现了福建非遗的魅力,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在闭营汇演合影 付豪/供图
扎染进校园,童绘长征情
课堂上,小朋友们好奇发问:“老师,这块白布为什么会变出蓝色花纹呀?”实践队员从福建客家扎染的植物染色原理讲起,借孩子们对色彩和手工的兴趣,引导他们感受蓝印花布的魅力,了解其工艺。孩子们在尝试技法、设计图案中激发创造力,对民间艺术也有了新的认识。课程高潮时,大家用集体制作的蓝印花布创作了剪贴画《红军过武夷》,一同重温长征故事。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一同尝试蓝印花布 薛依婷/供图
巧手剪纸课,传承文化韵
实践团队以“故事+实操”模式开设剪纸课程:先播放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再借游戏让学生熟悉经典元素;实操环节则由浅入深教学技巧。孩子们剪出五星红旗、党旗等图案,既呈现非遗技艺,又传承红色基因。这些活动让学生锤炼耐心,触摸非遗内涵,感受红色力量,实现文化传承与精神培育的双重价值。传承是与年轻一代的双向互动,让非遗和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更富生命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讲解剪纸步骤 陈铖/供图
莲心昭素志,笔意寄廉情
为推动廉洁文化传承,实践队员结合乡村实践教育,以扭扭棒荷花与书法创作为载体,打造沉浸式廉洁教育课堂。活动基于推广普通话与廉洁教育的背景,延续“青年带动青少年”模式:队员们教小朋友用扭扭棒制作荷花,并结合《朱子家训》中的训诫讲解廉洁寓意,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廉洁品格。此外,组织廉洁主题书法创作活动,搭配普通话朗诵廉洁诗词,将语言训练与品德教育相融合。此次活动通过创意形式让廉洁文化具象化,传承传统廉洁基因,助力青少年体悟廉洁内涵,厚植品德根基。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写书法照片 谢恩琦/供图
拓印进课堂,童手传文化
实践队员依托本土红色资源,以莆田红色革命历程为切入点,通过图片、视频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再借助游戏强化知识。同时,对省级非遗莆田拓印展开介绍,讲解其特点并指导小朋友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敲打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活动融合红色文化与拓印非遗,引导小朋友刻画相关图案。孩子们在体验中触摸历史、亲近技艺,让红色印记与非遗魅力扎根童心,助力他们树立文化自信,让爱国情怀与文化传承在实践中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小朋友们示范拓印方法 谢恩琦/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拓印课堂上协助小朋友完成拓印作品 付豪/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共同展示制作的拓印作品 薛依婷/供图
此次项目融合福建非遗、红色文化与廉洁教育,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掌握传统技艺,感悟革命精神与廉洁品格,为他们开启了一扇触摸传统文化、厚植红色基因的窗口。未来,期望通过更多创新形式,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让红色血脉代代延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依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