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推动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传承,7月12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智耕未来”实践队赴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务水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7月13日专程走访慰问了两位退伍老兵,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续红色血脉,致敬三等功臣苏亚林
实践队慰问的第一位退伍老兵是苏亚林同志,他出生于1958年,今年67岁,曾荣立三等功。在朴素而整洁的家中,苏亚林向实践队队员们深情讲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那时候条件艰苦,但我们只有一个信念——为了祖国的安宁,必须勇敢杀敌,”他回忆起战场上的艰难险阻,眼中仍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拜访退伍老兵苏亚林同志现场(摄:郭炳锋)
“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苏亚林的话语铿锵有力,他勉励实践队队员们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挑战,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那是充满信念的年代,英雄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图为实践队与退伍老兵苏亚林同志合照(摄:郭炳锋)
传承红色精神,对话二等功臣谭庆登
随后,实践队来到二等功臣谭庆登同志的家中。谭庆登出生于1956年,今年69岁。他拿出珍藏的老照片,向队员们讲述战场上的点滴:“那时候粮食紧缺,压缩饼干是主要口粮,但再苦再累,我们从未退缩。”
图为实践队拜访退伍老兵谭庆登同志现场(摄:郭炳锋)
“新中国是打出来的,是毛泽东同志带领出来的!”谭庆登语气坚定地说道。他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并寄语青年学子:“新时代是属于你们的,要永远相信党、跟党走,用知识和本领报效祖国。”队员们认真聆听,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者的赤诚之心与家国情怀。
图为实践队与退伍老兵谭庆登同志合照(摄:郭炳锋)
青春践行使命,红色薪火永传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是“百千万工程”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生动结合,更是一堂深刻的红色教育课。实践队带队老师李宏岩表示:“通过与退伍老兵的面对面交流,学生们更加理解了‘百千万工程’的意义——不仅要助力乡村发展,更要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根基。”
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老兵们的嘱托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智耕未来”的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接下来,实践队还将围绕务水村的数字化建设、产业发展等开展深度调研,以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 | 周妍 郭炳锋
审核 | 宋雨欣 李宏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雨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