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7月7日,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以“廉洁”为主题的巢湖调研实践活动。工商管理学院老师汪鹏程带领同学们先后走进李克农故居、张治中故居、冯玉祥故居、汪桥村以及包公园,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廉洁文化的深厚内涵,汲取廉洁修身的精神力量。
李克农故居是此次调研的第一站。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静静诉说着李克农将军不平凡的一生。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李克农将军在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守廉洁底线。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工作中,他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两位老党员结合毕生经历,语重心长地向青年一代阐述了廉洁奉公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分享了他们坚守信念、克己奉公的心路历程。其肺腑之言犹如一堂生动的党课,让“廉洁”二字从抽象概念变得具体深刻,使同学们深受触动。
▲图为实践队参观李克农故居 通讯员 信煜 摄
离开李克农故居,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洪家疃村的张治中故居。这座古朴的宅院静静矗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张治中先生的传奇一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张治中先生的事迹。他一生秉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无论是在军政生涯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始终坚守底线,不谋私利。故居内一封张治中先生写给家人的家书尤其引人注目,信中他告诫家人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和对廉洁家风的执着追求。同学们驻足良久,被张治中先生的高尚风范深深打动。当地村干部带领我们去黄麓村看望了将军表亲洪老先生,洪老先生动情回忆:“表哥常告诫我们‘宴客不过三菜,待客不备烟酒’。这种节约精神,至今刻在黄麓村公约里。”
次日,大家前往冯玉祥故居。冯玉祥将军以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著称,他的“布衣将军”形象深入人心。故居内的展品生动展现了他简朴的生活和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志愿者戴胜鹏指着展柜里的粗布军装感慨:“廉政不是口号,是冯将军‘嚼得菜根,百事可为’的生活哲学!”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到冯玉祥将军在任期间,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为当地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风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廉洁从政”,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图为实践队与讲解员交流 通讯员 信煜 摄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柘皋镇汪桥村,汪桥村是远近闻名的廉洁村,村支书引导同学们观看“村务公开栏”典型案例展。从村务公开栏上列出的每一笔收支,到村民议事会上对村里大小事务的共同商议,无不体现着“阳光透明”的廉洁理念。同学们还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听他们讲述村里近年来在廉洁建设带动下的喜人变化。一位老人激动地说:“村里办事公道,我们心里都亮堂,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廉洁是基层治理的基石,只有坚守廉洁,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图为实践队在汪桥村参观 通讯员 信煜 摄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包公园。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与包拯的廉洁故事紧密相连。在包公祠内,同学们瞻仰了包拯的塑像,聆听了“铡美案”“陈州放粮”等经典故事,同学们在包公园清风阁展开“古今廉政准则对照”研讨。队长单志强指着一块展板说:包公的廉洁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核相通,都是严防公权私用。在包公园内,一位合肥游客对同学感叹道:“清廉从来都是民心所向,唯有让民众了解身边的廉洁行为,才能让廉洁文化真正的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参观包公园 通讯员 信煜 摄
此次调研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收获颇丰。通过实地探访,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不同场景下廉洁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深刻认识到廉洁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将以这些优秀人物为榜样,时刻坚守廉洁底线,将廉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一名清正廉洁的时代新人。
▲图为实践队合影 通讯员 信煜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信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