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子:“艺”启“漆”彩,共赏非遗之美

发布时间:2025-07-16 23: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婉怡   阅读 79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邓婉怡) 7月8日上午,黄田铺镇的活动室内暖意融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艺启未来”志愿服务队在此开展“艺”启“漆”彩非遗漆扇体验活动。作为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意的实践课,让当地孩子们在指尖流转间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漆扇制作步骤。佟田宇 摄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精心布置的展示区里,数把样式古朴的漆扇静静陈列,扇面上的山水花鸟纹样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大家知道吗?漆扇最早能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文人墨客总爱用它来彰显风雅。”志愿者佟田宇手持一把仿古漆扇,从生漆的采集讲起,细致解读“百里千刀一斤漆”的匠心不易,再到扇骨打磨、色漆调配、图案绘制等七道核心工序,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专业知识。

实践环节中,志愿者们将环保漆料、竹制扇骨、细毛笔等工具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瞬间被点燃,举着作品互相展示,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自豪,现场的笑声、讨论声与画笔摩擦扇面的沙沙声交织成趣。

▲图为志愿者带小朋友制作漆扇。佟田宇 摄

▲图为小朋友自己体验漆扇制作。 宋爽 摄

这场活动远不止技艺的传授那么简单,它更是一次文化的浸润。志愿者们表示,为了让孩子们安全体验漆艺,志愿者们提前学习,将传统生漆替换为环保合成漆,把成人用的漆刷换成适合儿童的细毛笔,既保留了技艺精髓,又确保了活动安全。“看着孩子们用画笔将家乡记忆与传统纹样结合,才真正明白非遗传承的意义。”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感慨道。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漆扇绘制的基础技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后续,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还将通过更多元的艺术形式,持续为乡村孩子搭建接触非遗文化的桥梁,用青春力量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婉怡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