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潘美帆、刘青松)7月14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韵漾三江·‘孚’益安康”健康实践团走进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在赵世炎烈士故居与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于革命先驱的精神图谱中汲取跨越时空的奋进力量。
在赵世炎烈士纪念馆内,珍贵的家书、磨损的文件与泛黄的照片无声诉说着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图为赵世炎纪念馆内革命文物
实践团成员们驻足于“志士不辞牺牲”的誓言前,深切感受其“为真理而死”的赤诚信仰。▲图为实践团驻足于“志士不辞牺牲”的誓言前,倾听赵世炎烈士的伟大事迹
随后步入古朴的赵世炎故居,少年伏案苦读的油灯、见证成长的院落,勾勒出革命火种如何从龙潭小镇燎原的画面。▲图为实践团观摩赵世炎少时使用过的油灯,了解其少年时期的故事
实践团成员在深入研讨赵世炎烈士“破壁”求索、以笔为枪传播真理、组织工人武装起义、坚信“打破旧世界才能建立新秩序”的革命精神时的过程里,不禁联想到另一位民族脊梁,他便是从实践团成员的母校发源地——合川这片土地走出来的卢作孚先生。与赵世炎烈士的“破壁”革命道路不同,卢作孚先生选择了“筑基”之路——以民生公司为依托发展实业,既力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更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的民生理念。▲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深入研讨赵世炎烈士和卢作孚先生的不同救国之路
两位先贤虽路径迥异,却殊途同归,其精神内核高度一致:都是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奋斗不息。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探索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此次龙潭之行,生动诠释了革命先驱以“破壁”与“筑基”两种不同路径求索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深刻昭示着当代青年振兴中华的道路广阔而多元。当这份感悟融入龙潭的晨光,河水波光粼粼,仿佛无声诉说着先驱们“革命必胜”的信念与“民生可期”的愿景。从酉阳青山绿水间升腾的精神火炬,正由新一代青年稳稳接过,在强国复兴的壮阔征程上焕发新的青春光芒。▲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赵世炎烈士像前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青松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