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郑源一、杨淑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聚焦潮汕地区“红”色资源、“绿”色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三者融合,赋能潮汕文化传承创新与当地发展。7月14日上午,广州华商学院“青衿萤火”实践团在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举行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红绿遗融合赋能潮汕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启动仪式。
本次仪式由揭东区老区建设促进会、揭阳市华勋慈善会、揭东区锡场镇教育组指导;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潭王蓝康红军小学主办;广州华商学院“青衿萤火”实践团全体成员、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潭王蓝康红军小学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图为项目启动仪式。郑丹仪 供图
会议伊始,出席人员回顾了广州华商学院“青衿萤火”实践团2024年实践总结视频。该年度,团队活动涵盖乡村规划、教育帮扶等多领域,服务时长超2850小时,开展课程84次共计3780分钟,服务青少年超4000人次;完成主题墙绘50米、井盖绘50余幅,种植护理树林50余株,设计5千米揭东南粤红绿径及宣传物料,形成5项特色课程手册。此外,团队深入走访调研7个基地并形成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原创推文25篇、制作视频14个,累计观看量突破20万,收获点赞超5000次。实践过程中的典型事迹先后获国家级媒体报道6篇、省市级媒体报道28篇、区级媒体报道11篇,其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图为现场播放2024年实践回顾视频。李锦培 供图
启动仪式上,实践团项目负责人黄炯代表全体团队成员作详细项目情况介绍。实践团项目以激活揭东的精神富矿、赓续红色文脉作为赋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动能,紧扣党建引领文化遗产活化的实践导向,构建起“党建铸魂、生态塑形、非遗赋能”三位一体行动框架。
随后,9位受邀嘉宾代表悉数登台,他们按下启动仪式的倒计时按钮,随着倒计时的结束,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红绿遗融合赋能潮汕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正式启动。
图为受邀嘉宾按下启动仪式倒计时按钮。姜子龙 供图
实践团队长郑源一代表全体实践团成员向各领导单位做出承诺:“我们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践中,为揭东区的潮汕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校长陈叙斌代表全体师生向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他鼓励实践团用心铸魂、传递爱心、教学相长、锤炼本领,携手共建潭王村教育美好未来。
揭阳市华勋慈善会会长李勇回顾与实践团的合作历程,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青年应勇于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揭东区锡场镇教育组副组长吴桂群表示实践团的到来为校园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同时衷心祝愿团队实践项目能在各方协力下圆满收官、行稳致远,续写更辉煌的篇章。
揭阳市揭东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廖雪标在发言中强调,“青衿萤火”实践团成员应将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深度结合,在社区村镇以实干精神锤炼本领,使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
实践团指导老师曹丽丽副教授向一直以来支持、帮助“青衿萤火”实践团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对团队发展寄予厚望。她指出,实践团需发挥专业优势,汇聚“敢想敢为”的青春力量,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
仪式最后,“青衿萤火”实践团全体成员庄严宣誓,以青春之名承诺:全力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揭东区高质量发展推进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庄严宣誓。李锦培 供图
此次启动仪式既是集结令,更是进行号,“青衿萤火”实践团将继续以求知之心扎根基层,以实干之力服务社会,以创新之思开拓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青年投身文化传承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图为启动仪式全体合照。姜子龙 供图
撰文 |郑源一、 杨淑元
图片 | 蔡宗锴、姜子龙、李锦培
一审 | 黄炯
二审 | 庄欣怡
三审 | 郑源一
审核 | 郑源一、庄欣怡、黄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源一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