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勇担使命,争做乡村振兴的开拓者。7月8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乡创未来实践队赴邯郸市武安市七步沟村,围绕乡村振兴与民宿产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访谈创业者、座谈村干部及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民宿产业现状,探索青年返乡创业的创新路径。
文旅开发:从深山秘境到康养热地
七步沟群山环绕,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是康养旅游的理想之地。依托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青年创业者以情怀为引领、差异化为策略、乡土文化为灵魂,推动“金山银山”梦想照进现实。
据村支书介绍,七步沟的发展经历了显著蜕变:2012年景区初建,年客流不足15万,基础设施落后,村落默默无闻。2025年实现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数万,客流较往年飙升45%,村集体收入翻数倍。这一转变离不开返乡青年的努力。他们通过升级设施、优化服务,推动民宿产业从零星试点到集群发展,从闲置农舍到致富金宅,实现了“一户带一片、一片兴一村”的振兴典范。
青年返乡:破局之路,匠心筑梦
实践队员与多位民宿创业者深入交流。一位创业者表示:“选择乡村民宿经济,正是看中其广阔前景。七步沟的自然与文化优势,为民宿赋予了独特竞争力。”
返乡青年的奋斗,是理想与现实的交融。例如:一位95后大学生返乡后,在政府支持下打造立体农业(板栗种植+林下药材),并依托老宅开办民宿,同时通过自媒体账号推广家乡生态旅游,实现多元化创业。另一位创业者初期面临资金短缺、客源不足等挑战,但凭借差异化经营和本土特色服务,最终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责任担当:乡土呼唤,青春作答
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青年已成为关键力量。他们以新技术赋能产业、以新理念重塑品牌,推动乡村从人才回流到活力迸发的全面变革。
村支书感慨:“青年的回归打破了乡村发展定式,这是一场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的双向奔赴。”
乡创未来实践队通过调研深受激励:乡村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青年不仅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纽带,更是推动乡土共荣的核心动力。
此次调研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基层样本,也让“创新”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心中生根——乡村振兴之路,正因无数青年的投身而愈发宽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