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义诊进社区 校地协同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07-13 22: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付挺远 范恒哲 张永琪   阅读 4.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付挺远 范恒哲 张永琪)为深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成效,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力行岐黄 仁心筑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于7月1日-2日,分别在滨湖塘西河公园与磨店社区王圩社居开展两场中医义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主任朱才丰、第一附属医院推拿二科副主任胡吴斌、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副所长吴生兵、针灸推拿学院教师王洁等专家坐镇,与学生志愿者组成“诊疗矩阵”,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71日滨湖塘西河公园:暮色义诊惠民生

傍晚的滨湖体育中心广场,“中医义诊”红白条纹棚下,胡吴斌副主任的诊台最受关注。居民李女士因长期伏案导致肩颈僵硬,胡医生先以滚法放松斜方肌,再精准点按“肩井穴”:“酸麻感往手臂窜了!” 李女士惊喜转动脖颈,围观人群中爆发出掌声。一旁的专家简介展板详细介绍胡吴斌的专业领域,让居民更安心就诊。

(图为胡吴斌副主任为患者把脉。范恒哲 供图)

夜幕降临时,义诊队伍前仍排着长队。一名程序员患者因鼠标手导致手腕疼痛,朱才丰主任查看后,当场演示“腕部放松操”:“双手交叉互拉,感受腕关节拉伸。” 学生志愿者举着穴位图辅助讲解,小张边学边感慨:“原来中医保健这么简单实用!” 当晚,专家团队共为80余名居民提供推拿、针灸咨询,发放日常家庭养生手册120余份。

(图为在夜幕降临时义诊队伍前仍然排着长队。张永琪 供图)

二、72日王圩社居:校地联建送健康

次日下午,磨店社区王圩社居文化广场热闹了起来。王洁老师的耳穴诊疗台前,刘大妈因焦虑而失眠,王老师轻触其耳郭:“神门、心区贴紧些,睡前按3分钟,焦虑开关就关掉啦。”一旁的学生志愿者围拢观摩,将“辨位准、贴压稳”的要领记入手账。

(图为王洁老师为患者进行耳穴贴压。范恒哲 供图)

吴生兵副所长的问诊桌前,72岁的王阿姨咨询头晕问题。吴生兵搭脉后发现是气血不足,当场手写药方:“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煎药前用清水泡半小时。” 他还手绘“养生时刻表”:“晚上11点前睡养心血,清晨7点晒背升阳气。” 王阿姨攥着药方笑称:“专家比亲闺女还贴心!”

(图为吴生兵副所长为患者把脉并与其交谈。张永琪 供图)

三、师生同行:实践中践行岐黄使命

义诊现场,学生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人引导测血压、登记症状,有人协助专家整理药箱。针灸推拿专业的李同学跟着吴生兵抄方时顿悟:“课本里的‘君臣佐使’,在临床中原来这么鲜活!” 中医康复专业的赵同学首次给居民做放松手法,听到“按得准、有劲儿”的夸奖,瞬间找到了专业价值。

“把课堂搬到社区,让学生在服务中读懂‘大医精诚’。” 针灸推拿学院负责人表示,将以“三下乡”为契机,推动“专家义诊+学生实践”常态化,让岐黄智慧真正扎根基层健康土壤。

(图为校地联建义诊团队合影。范恒哲 供图)

暮色中,居民们捧着养生手册与中药香囊离去,义诊台的艾香仍在空气中弥漫。这场跨越公园与社区的健康接力,不仅是学科优势赋能基层的生动缩影,更是青年师生以专业践行使命的鲜活注脚——在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岐黄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恒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