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 2025年7月,夏日的炽热裹挟着河海大学星辉寻梦支教团的热忱,奔赴商丘市睢县鲁楼小学,在这方校园里,开启一场以知识为帆、以热爱为桨的逐梦航程。
▲图为邓靖轩老师和校长在门口迎接学生
7月10日,星期四,凌晨。鲁楼小学的校门口,成了故事开篇的舞台。穿蓝色衣衫的支教老师们与身着红色马甲的校长并肩而立,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不多时,小书包的“哒哒”声由远及近,孩子们像一群欢跃的雀儿,簇拥着涌来。他们仰着小脸,眼中盛满好奇,“老师,你会教我们唱歌吗”“大学里的操场是不是特别大呀”,稚嫩的询问声此起彼伏。邓靖轩是支教团的新加入的一名成员,他望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首次以教师身份站上这方土地的腼腆,在孩子们的期待里,化作温柔回应,那微微发烫的脸颊上,漾开的笑,是与童真的初次拥抱。
支教团成员在经历了一天的休整后,结合自己在到来之前准备的课程内容,倾尽全力雕琢课堂,让知识挣脱课本的束缚,鲜活落地。三年级的宋歌老师,为了让“时、分、秒”的概念扎根孩子心底,将挂钟搬到讲台,指针转动间,“秒”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滴答走着、可触可感的时间韵律,孩子们仰着头,目光紧锁钟面,把对世界的好奇,注入每一次指针的摆动里;数学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画坐标系,把抽象数字变成跳跃的“小伙伴”,语文老师带着诵读经典,让文字在童声里苏醒,每一堂主课,都藏着老师们对“把知识讲活”的执着。
▲图为宋歌老师为孩子们讲解“时,分,秒”
为了拓宽学生们的兴趣,支教团成员们准备了许多孩子们日常学习中少有接触的内容。老师们化身造梦师,在不同领域为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窗。音乐教室里,支教老师轻弹旋律,带着孩子们用歌声编织想象;象棋桌旁,小棋手们在老师指导下,于楚河汉界间排兵布阵,博弈智慧;折纸课上,纸张在指尖翻飞,幻化成千纸鹤、小船,载着童真飘向远方。“彩虹课堂”中,任乔一演示“潜水艇沉浮”,简易器材构建奇妙世界,水瓶里的浮沉,让科学的奥秘,像磁石般吸住孩子们的目光,点亮他们探索未知的星火。每一门兴趣课,都是老师们用热爱搭建的桥梁,连通孩子与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任乔一老师讲解科学小实验
在校园的角落,紫薇花悄然绽满枝头,粉紫色的花瓣在微风里轻颤,似支教团与孩子们相遇的温柔注脚。这一簇簇盛放,是知识滋养的另一种模样——支教老师们以青春为养分,浇灌着鲁楼小学的希望之苗;孩子们以童真为土壤,让这场相遇开出绚烂之花。但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放学后成员们正在花下笨拙地准备自己的伙食。之后的日子是怎么样的呢?故事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
▲图为校园里的紫薇花
▲图为支教队员做饭
撰文 | 岳展鹏
图片 | 刘佶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岳展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