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青融武隆行·执笔青春践初心”社会服务践行团走进重庆市武隆区巷口社区,开展了“倾听党员心声,感悟初心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有董世泽、丁正刚、刘寿容、黄永文、李绪洪、陈光明等11位老党员到场,其中党龄超过50年的党员有6名。活动通过拍摄照片、反诈宣传、专题采访、护送残疾老党员回家及参观档案馆等系列行动,成员们与老党员们拉近距离,在温情互动中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团队成员为老党员拍摄的红色纪念照
活动中,团队为老党员们精心拍摄红色纪念照,以镜头定格岁月沧桑下依然坚毅的目光。拥有59年党龄的80岁老党员董世泽尤为令人动容。他提及家族四兄妹皆为中共党员,其事迹堪称“忠诚传承”的生动教材。董老更主动表达了身后捐献遗体的意愿,其子女亦坚持无偿献血,两代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熠熠生辉。70岁的陈光明老人则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从饥荒岁月到高楼林立、高铁飞驰的时代巨变,殷切嘱托青年“珍惜当下,奋斗报国”。怀着对青年一代的拳拳之心与深情厚望, 董世泽期望青年“如朝阳般勤奋学习”;李绪洪强调需“提升才干,务实工作”;陈光明则呼吁“以专业技能奉献国家”……团队特别关注到董老“渴望留存一生故事却因不识字难以执笔”的心愿,为后续精准帮扶指明了方向。此外,为切实守护老党员们的健康安全与晚年幸福,团队精心准备了贴合老年人需求的科普宣讲。青年学子们结合真实案例,面对面、手把手地向老党员们讲解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与识别技巧,特别是针对保健品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高发类型进行了重点提醒;普及了夏季防溺水知识及应急自救方法;细致讲解了家庭用火用电安全规范,包括燃气使用注意事项、老旧电器隐患排查以及火灾初期扑救与逃生要点。宣讲过程中,队员们耐心解答疑问,老党员们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交流,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温馨融洽。这份细致入微的安全知识普及,不仅增强了老党员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将青年一代的敬意与关怀,化作了守护他们平安的切实行动。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科普宣讲
在董世泽爷爷这位 “活历史”的引领下,团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武隆区档案馆,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根脉的深度研学。董老虽年届八旬,却精神矍铄,步履坚定地带领青年学子穿梭于厚重的档案卷宗之间。馆内珍藏的关于川黔盐茶古道的历史文献与实物图片,生动再现了昔日武隆作为交通枢纽的繁忙景象与先民们筚路蓝缕的艰辛。董老指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和运输工具的记载,结合自身早年参与地方建设的经历,深情讲述了解放前后武隆人民肩挑背扛、打通山路的奋斗故事,将书本上的古道文化转化为可感可知的集体记忆。在红色革命历史展区,一份份珍贵的烈士名录、战斗详报、根据地建设史料,无声地诉说着峥嵘岁月里的信仰与牺牲。董老驻足于展板前,以见证者的视角,动情地回顾了武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支援前线、投身革命的壮阔历史,那些档案中的名字与事件,与他及身边老党员们口述的亲身经历相互印证,使历史的脉络变得无比清晰而震撼。青年学子们凝神倾听,或认真记录,或蹲身细看展柜中的实物,在档案的原始凭证与老党员的生命叙事双重印证下,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和前辈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有了刻骨铭心的体悟。这次档案馆之行,不仅是对地方历史知识的充实,更是在董老这位特殊“讲解员”的带领下,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和信仰溯源,为此次“倾听初心”的实践注入了坚实的历史纵深。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档案馆
通过本次活动,实践团获得了三方面的深刻收获。首先是“铸魂”:通过感悟董世泽家族的忠诚坚守、捐献遗体的生命抉择以及陈光明亲历的艰辛岁月,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为青年学子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是“传承”:通过口述 历史记录、与老党员共同学习档案馆资料等方式,实现了青年与老党员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使红色基因从老一辈鲜活地流淌到年轻一代。最后是“践履”:老党员们的“勤学实干、报效国家”的殷切寄语,为青年们指明了知行合一的方向。 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堂,更通过“青年服务长者、历史启迪未来”的闭环模式,为传承红色血脉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撰文 | 明思吉
图片 | 陈莉
审核 | 肖熙铭 田宇
通讯员 | 明思吉 肖熙铭 田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明思吉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