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学子,“丰彩飞阳”突击队,带你领略丰阳“金”味,藏在牛肉干里的古村烟火。

发布时间:2025-07-11 19: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钰龙   阅读 8.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陈钰龙)粤北连绵青山间的千年古镇——连州丰阳,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这座南粤古驿道上的重要节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以 “岭南饮食文化活态博物馆” 的独特定位,跟随建院学子步伐,品味当地古早味—— 丰阳牛肉干。

▲图为团队成员在丰阳镇小溪边合照

丰阳古镇的烟火里,总飘着一味独特的香。那是穿越百年的老手艺,将山野的馈赠细细打磨,最终凝成这韧中带甘的牛肉干,成了刻在当地人记忆里的味道……



古法匠心,一味藏真


丰阳古镇,历久弥新

其间风物,多承古法

而牛肉干一味,尤得当地人珍视

其制作之术,传袭数代

步步皆含匠心,口口可品真味

▲图为丰阳牛肉干市场图

▲图为丰阳镇市场摊位图

▲图为丰阳牛肉干成品图


丰阳牛肉干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南唐末年。彼时,“征南大元帅” 吴敬元率部行军至丰阳,因粮草短缺,命人以炭火熏烤牛肉,开创了牛肉 “半干熏烤” 的制法。

南唐灭亡后,吴敬元解甲归隐丰阳,对当年行军途中那色香味俱佳的牛肉干念念不忘,遂用凤山上的杂木烤制牛肉干,这一美食由此在丰阳落地生根。​



栏中所养,皆为本地黄牛

此牛饮山涧清泉,食坡地嫩草

日沐天光,夜栖竹栏

肉质自带清甘,肌理紧实

为制干之上选!

▲图为黄牛图


至屠宰环节,匠人循古礼而行

手法利落精准,务求速净

既保肉质新鲜,亦护其本味不失

解牛更是功夫活,需深谙牛身筋络走向

以利刃循理而下,将各部位肉质细分

适宜制干的后腿精肉、里脊嫩肉皆被悉心挑出

肥瘦相得,块度匀整

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柴

分寸之间,尽显功底



   

▲图为师傅解牛图


作丰阳牛肉干,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严守传统工艺,彰显匠心独运。

当地匠人精选 2-3 岁土黄牛的后腿肉,这一部位的肉质紧实、纹理清晰,为制作上乘牛肉干奠定基础。​匠心制作:传统工艺里的美味密码



匠心制作:传统工艺里的美味密码

继而移至竹筛,悬于炭火之上

匠人守于炉侧,不时翻动

令每一寸肉面均受火匀

▲图为炭火烘烤图

炭火温煦,渐收肉中水汽

肉质渐趋紧实,色泽转为酱赤

肌理间渗出的油珠,携着卤香与烟火气

袅袅飘散,满巷皆闻~

▲图为丰阳牛肉干烘烤图


▲图为丰阳牛肉干制作图


待牛肉干凉透,以利刃横切成片

薄厚适中,码于竹盘

陈于古镇老铺柜台

往来行人闻香驻足

或购以自享,或携作手信

指尖捻起一片,入口初觉咸鲜

细嚼则韧中带甘,余味悠长

满口皆是岁月的醇厚……



▲图为丰阳牛肉干成品图



丰阳牛肉干之味

起于山野,成于匠心,传于市井

每一块肉干,都是古镇岁月的沉淀

是匠人手艺的见证




若你有缘至此,不妨带一份回去

让这缕跨越时光的香气,伴你回味生活的本真……


撰文 | 陈钰龙 林薏琳

图片 | 陈钰龙 曹杰 高文熙 陈宗秋 刘子钰 胡美玲  詹晖媛 

审核 | 胡美玲 林培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钰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