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滋养边疆,用青春书写担当——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疏勒县城关社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1 18: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镇 李樹昇 唐博亚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黄镇 李樹昇 唐博亚)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名志愿者组成“三下乡”实践团,于2025年7月奔赴喀什地区疏勒县疏勒镇城关社区开展支教活动。实践团倾力打造能浸润心灵的“行走思政课”,用心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耕美育沃土,为当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彩笔破冰启心窗,石榴籽聚初绽蕊

实践首日,“画笔绘童心”活动架起了心灵的桥梁。洁白的画纸上,稚嫩的小手涂抹出蓝天下依偎的亲情、草地上滚烫的梦想。分享时刻,在志愿者陈洛钢的鼓励下,一位腼腆的孩子勇敢展示了心爱角色的画作;一位维吾尔族男孩高高举起绘有“足球队梦想”的彩图,用响亮的声音宣告自己的志向……画笔停歇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悄然跨越了初识的陌生与民族的界限,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场破冰之旅中悄然萌发。

图为破冰首日志愿者与孩子们合照

笔墨纸剪铸魂脉,千年文脉润新芽

传统文化课堂成了淬炼民族魂的熔炉。剪纸台前,石榴纹窗花与“远航兔船”交相辉映,对称的几何线条跃动着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许。墨香氤氲中,维吾尔族女孩穆妮齐克热悬腕挥毫,在“身正笔正心正”的训导声中,“我爱中国”四字在宣纸上渐显风骨。当童声齐诵书作时,汉字的气韵与家国情在声浪中共振,千年文脉化作浸润心田的甘霖。

图为剪纸课作品展示

图为志愿者指导孩子书法

图为书法课结束志愿者与孩子们合照

歌舞双语贯心虹,山河共脉育青苗

韵律与语言架起心灵虹桥。音乐教室中,志愿者与维吾尔族女孩共唱《十年人间》,文化接力意涵藏于音符;《我和我的祖国》童声合唱如潮,赤子深情漫过戈壁。舞韵课堂上,各族孩童随《金孔雀轻轻跳》习 “三道弯”,旋转与纤柔交织成画,中华美学哲思绽放。英语课堂里,“拼图组队” 让 “I have a dream!” 此起彼伏,终以 “I love China!” 齐声收尾,字母与汉字共托初心。

图为志愿者与维族女孩共唱《十年人间》

图为维族小女孩于舞蹈课上展示民族舞蹈

图为英语课堂上为表现优异的小朋友拍摄合照

图为英语课堂上维族姐弟合照

科艺交融燃星火,创新沃土照征程

乡土实验室迸发着科学与艺术交织的智慧光芒。小苏打与醋碰撞出七彩气球的奇迹,如同梦想在拔节生长;简易水泵引清流“逆势攀峰”,水柱映照出向上的渴望;薄纸擎起满瓶清水的实验,诠释着无形伟力的科学浪漫。安全课堂将守护生命的种子植入童真世界,卡通动画里跃动的消防车、情景剧中拆解的防骗案例,让交通规则与信息甄别力化作成长的铠甲。

图为实验课上孩子们进行气球吹吹乐小实验

图为安全教育课堂上表现优异小朋友

图为课程结束时孩子们与志愿者合照

画笔绘就的亲情依偎与滚烫梦想,墨香中挺立的“身正笔正心正”,剪纸纹样里跃动的共同期许,双语童声中奔涌的“我爱中国”,科艺实验中迸发的智慧光芒与安全守护的种子……这一切,已在喀什地区疏勒县疏勒镇城关社区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灿烂的笑容里、勇敢的宣言中,汇聚成民族团结根系深扎、文化自信生长的蓬勃生机。在接下来的实践时光里,志愿者们将继续与社区的孩子们携手同行,深耕美育沃土,贯通语言心桥,点燃创新星火,让青春的动能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奔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博亚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