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笛 品味古韵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艺术融入基层生活,2025年7月7日,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26社区中华文化传承团开展一场主题为“传承古笛·品味古韵”的竹笛实践活动。活动通过专业的演奏与创新的艺术呈现,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传统音乐的活力。
演出在室内欣赏竹笛曲目《姑苏行》后进入正题,志愿者于户外演奏经典竹笛曲目《康定情歌》。他以灵动的吐音技巧,将乐曲中的情绪通过笛声细腻诠释,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随后,竹笛演出者吹奏《嘎达梅林》,演奏者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以稳定的气息,展现出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将内蒙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演出的最后,志愿者以一曲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结束。明亮的竹笛音色,很好地表现出该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增强笛曲节奏感和律动感,让听众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在这个活动的最后,学生与志愿者共同歌唱强军战歌,一曲终了,也宣告了活动的完美结束。
(图为志愿者在户外进行竹笛吹奏)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特别设置了竹笛知识科普环节。演奏者在曲目间隙,向观众详细介绍竹笛的历史渊源、构造特点与演奏技巧。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9000年前骨笛,到竹笛在不同地域形成的南北流派特色;从竹笛“吹孔发声、膜孔传韵”的独特构造,到颤音、叠音、花舌音等丰富演奏技法,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对竹笛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家族的了解。
(图为志愿者讲解竹笛知识环节)
为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体验环节。演奏者邀请观众上台进行指导并使其尝试吹奏简单音符。参与者们热情高涨,纷纷上前体验,从最初的生涩到逐渐掌握基本吹奏方法,大家在实践中感受到竹笛学习的乐趣与挑战。这不仅传播了竹笛文化知识,也让更多人对竹笛艺术产生兴趣。
(图为志愿者对学生进行竹笛吹奏环节)
此次竹笛演出是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红山街道26社区中华文化传承团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竹笛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表示,后续将继续挖掘传统艺术资源,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传统艺术走进社区,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内涵,为基层文化建设持续赋能。同时,也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发现和培养更多竹笛艺术爱好者,为竹笛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这一古老的传统乐器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社区负责人也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未来,社区还将继续挖掘多元文化资源,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持续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26社区中华文化传承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瑞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