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田维甲,袁锐锋)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精神。2025年7月9日,贵工程信息工程学院2025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二队的志愿者们走访1名党龄50余年的老党员以及多名党龄40余年的老党员,通过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与党的故事,感受初心使命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走访老党员
志愿者们首先走访的是一位党龄50余年的老党员,到了党员家里,志愿者们并未看到顾爷爷在家,反而在田地里看到了他的身影,这一幕恰是共产党员扎根大地的生动注脚——他俯身劳作,汗水洒落泥土,用行动诠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担当。
▲图为志愿者们搀扶顾爷爷
当顾爷爷到家后,第一件事情是把他的那一枚“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带在脖子上,因为“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荣誉。”今年80多岁的顾爷爷抚摸着胸前的纪念章,眼中满是激动。1970年入党的他,曾担任村中的唯一一个会计员,在村务决策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财务规范、村民利益等角度提出合理建议,推动村事决策公平公正,让每一项决策都闪耀着为民的光辉。
▲图为顾爷爷戴着“光荣在党50年”勋章
志愿者们继续走访了其他几位老党员,其中老镇长说:“入党后他成为了生产队长,海寨社区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理想,因此他每天都扎根在田间,跟着农技员学新种法,跑断腿找销路。”
后来,在老镇长带领下,村民们试种经济作物,办起小型加工厂,把“土里刨食”变成“产业链挣钱”。讲到海寨社区如今的新楼房,他眼角笑出深深的纹,他说:“现在年轻人接上力了,咱老党员看着心里踏实,这是党交给咱们的事,得一辈接着一辈干好!”
▲图为志愿者采访老镇长的入党故事
不管是党龄50余年的顾爷爷还是党龄40余年的老党员们,都用大半生的时光践行着入党誓言。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刻进了骨子里。
如今,岁月虽染白了他们的鬓发,有的甚至已悄然离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火种从未熄灭。这份穿越半个世纪的忠诚与担当,正化作新时代的奋进力量,激励着更多人循着他们的足迹,在各自的岗位上续写对党和人民的赤诚,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永葆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维甲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