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赵紫萱)近日,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七彩阳光”实践团走进洛阳市洛龙区龙瑞小区B 区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爱国教育和文化传承赋能社区儿童成长,本次活动包括文化传承、爱国铸魂、课业帮扶三个层面。
图为团队成员与儿童的合照
文化传承:非遗课堂润童心
实践团开设“绘出最美青花瓷,传承千年匠心魂”主题课堂。志愿者以“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这一问题开场,激发孩子们兴趣。接着,借助课件讲述青花瓷从唐代钴料蓝花的偶然发现,到景德镇成为其故乡,再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历程。在创作环节,孩子们用彩笔设计青花瓷纹样,志愿者悉心指导。分享时,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童真解读,展现了传统与创意的碰撞,让瓷韵在心中扎根。
图为儿童们完成青花瓷绘画后的合影
爱国铸魂:主题课程燃情怀
“祖国旗帜在心间,争做爱国小卫士”课程,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在互动问答中,孩子们对“国旗上五颗星的含义”积极作答。随后,志愿者讲解国旗、国徽、国歌的内涵,讲述曾联松设计国旗的故事,让孩子们肃然起敬。学习升国旗礼仪时,孩子们认真模仿规范动作,庄严敬礼,签下承诺书,爱国精神在心中扎根。
图为儿童们在讲解员张诗晗的带领下,学习正确的敬礼姿势
课业帮扶:助力成长打根基
实践期间,上午和下午的课业辅导,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安静的教室里,遇到难题的孩子向志愿者求助,志愿者耐心答疑,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图为儿童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认真完成作业
此次“三下乡”活动,“七彩阳光”实践团以文化传承与爱国教育为脉络,用多元课堂搭建成长桥梁。孩子们在非遗创作里触摸历史温度,于爱国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课业辅导间夯实成长根基,实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拔节;实践队员则在教学互动里深化文化理解,于责任践行中锤炼担当,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青春蜕变,双向奔赴书写成长佳话。
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耕社会实践沃土,以传统文化为笔、青春热忱为墨,在更多社区与乡村,续写文化传承新篇,让千年文脉在青春接力中熠熠生辉,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闫兴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