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 “百千万” 青春筑梦行 —— 广东科技学院青年大学生支教突击队赋能电白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10 00: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坤炯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陈坤炯 余慧娟 谭雁嫦),在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纵深推进的浪潮中,广东科技学院 赴电白“文育童心” 支教突击队响应 “青春赋能乡村” 的号召,于 7 月 5 日奔赴茂名市电白那霍镇马路小学,以三下乡支教为支点,在乡村教育沃土上播撒知识火种,书写青年担当与童真成长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国旗下的担当:青春与童真的家国共鸣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校园,升旗仪式作为支教首日的开场,拉开梦想序章。孩子们整齐列队,目光追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眼中跳动着对未知课堂的期待。这面鲜红的旗帜,不仅升起了仪式感,更点燃了大家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升旗仪式现场

紧接着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上,队员们以 “什么是爱国” 为引,用生动语言解析爱国内涵 —— 爱护国旗国徽、铭记历史、立志报国。从国徽图案的意义解读,到国歌诞生故事的讲述,知识如细流浸润童心。绘画环节中,孩子们执笔描摹:有的专注勾勒国旗红底金星,有的悉心绘就天安门轮廓,稚嫩笔触里藏着最纯粹的家国情怀。

▲图为孩子展示爱国主题绘画作品

文化传承的脉动:青春创意激活传统基因

当童真邂逅国粹,彩墨脸谱手工课成为文化传承的奇妙窗口。队员们引导孩子执起画笔,在空白脸谱上挥洒想象:或浓墨重彩勾勒眉眼,或浅涂淡染晕染底色。每一次勾线、填色,都是对戏曲艺术的亲身触摸,独一无二的作品里,悄然埋下感知美、热爱文化的种子。

▲图为孩子们高举作品和支教队员合影

午后墨香四溢的传统书法课上,队员示范 “掌心握蛋、笔杆挺直” 的握笔姿势,孩子们攥着毛笔,在毛边纸上歪扭写下 “人”“山”“水”。阳光透过字迹,传统文化的嫩芽正悄然萌发。而马赛克杯垫手工课则洋溢着创意活力:五彩碎片、胶水与底板摆开,孩子们或拼搭彩虹配色,或构画可爱图案,交流声与欢笑声交织,一个个独特杯垫诞生时,成就感爬满稚嫩脸庞。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孩子们书法细节

安全守护的交响:青春智慧护航成长活力

“安全无小事,时刻记心间。”安全与急救课化身 “生存宝典”,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海姆利克急救教学中,队员拆解 “剪刀、石头、布” 动作口诀 —— 拳头抵脐上,双手快速冲击;伤口包扎环节,从环形缠绕到 “8” 字交叉法,队员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两两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守护自己与他人的技能。

▲图为支教队员讲授包扎技能

户外与体育课堂里,素拓游戏和活力体育成为成长的试炼场。素拓中,孩子们在奔跑、挑战里领悟团队协作;体育课上,乒乓球、羽毛球飞舞,团队游戏接力,摔倒又爬起的身影里,健康活力与协作默契同步生长,汗水里折射出青春最亮的光。

▲图为支教队员带孩子们玩游戏

心灵滋养的奔赴:青春共情点亮童真梦想

清晨的情绪认知课上,支教队员借绘本化身为 “情绪魔法师”,引导留守儿童分享 “帮奶奶干活的开心”“想爸妈的难过”,让孩子们学会与情绪相伴;梦想启发课中,“我的梦想” 主题唤起童真向往,孩子们诉说 “当医生”“做宇航员” 等心愿并绘梦,队员们倾听鼓励让梦想扎根;科普急救课聚焦头部、手部包扎技能,队员讲解要领,孩子们在 “伤员”“小医生” 角色演练中,领悟知识守护彼此的力量 。三下乡支教持续推进,课堂作为纽带,让童真与关爱、实践与教育交融,在茂名电白马路小学书写盛夏成长故事。


撰文 | 陈坤炯 谭雁嫦

图片 | 凌依婷 余慧娟

审核 | 黄创嘉 陈坤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坤炯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