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橄相映,振兴同行——汕职学子汇聚文祠,注入橄榄产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09 23: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庭宁、张钰镕、林宜瑾   阅读 84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绘藏潮韵,橄争潮头”实践团于7月9日奔赴潮州市文祠镇,开启乡村振兴青春行动。团队紧扣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贡献度的目标,以青年才智赋能基层治理,通过深度挖掘地域特色与民俗文化基因,为文祠镇农产品量身打造包装设计新方案,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村委筑基石:鹅卵石铺就产业振兴路

在文祠镇石坑村,村委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创新探索“以石兴产”模式:发动党员群众就地取材,用溪流鹅卵石铺设景观道路、打造特色农旅节点。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这些石头不仅是景观,更象征村民齐心创业的凝聚力。”如今,沥青村道连通千亩橄榄园,石砌文化长廊展示橄榄文化,村委通过基建升级与产业融合,为橄榄产业筑牢发展根基,让“石坑经验”成为文祠镇“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石坑村村史馆 通讯员 杨梓依 供图

农户守匠心:古橄榄树下的传承与坚守

“文祠橄榄香,百年老树藏。”当地果农向实践团队透露,橄榄种植需数十年精心管护。农户们坚持生态种植古法,山间橄榄林郁郁葱葱,果实饱满清甜。面对产业链短板,农户主动求变:“盼着年轻人帮咱橄榄‘穿新衣、闯市场’!”这份坚守与期待,让大学生团队深刻体悟乡村振兴中“人与土地”的情感联结,更坚定了助农使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农户展开访谈 通讯员 庄玺翰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助农直播 通讯员 杨梓依 供图

学子创动能:潮汕基因设计赋能橄榄新生机

汕职院学子立足文祠橄榄产业升级需求,以潮州文化基因重塑农产品价值:深入挖掘“龙湫宝塔”景观意蕴,将古塔轮廓、韩江流水、茶园绿意凝练为包装核心视觉符号,并巧妙融入茶壶、石桥等潮汕生活元素,使橄榄礼盒成为“可携带的地域文化名片”。

同时,践行环保理念,采用传统竹编工艺制作可降解包装,内部创新可拆卸隔层结构,使用后可转化为茶盘二次利用,既呼应潮汕茶文化传统,又以“一物多用”功能降低资源消耗。这套融合在地美学与实用创新的设计成果,为文祠橄榄注入差异化品牌竞争力,让深山鲜果化身承载乡愁的文化载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文祠橄榄外包装设计的产品腰封 通讯员 陈颍依 林宜瑾 供图

从村委筑路到农户守艺,从包装焕新到云端拓销,汕职学子在文祠镇用橄榄串联起三方协作的振兴链条。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言:“我们设计的不仅是包装,更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青春桥梁。”这场浸润乡土的社会实践,正让千年橄榄香飘得更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庭宁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