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诘是法学会“泾红普韵·警润乡野”实践团前往安徽泾县司法系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23: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范永达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李睿 卢毓勋 王路钦 张晨旸 范永达)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基层司法单位则是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响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诘是法学会“泾红普韵•警润乡野实践团走进泾县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以实地研学探寻基层司法为民的实践路径,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司法公正的时代内涵。 

为民服务创新制,坚守初心显担当

怀揣着对一线司法审判工作的学习热情,实践团于8日上午赴泾县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学习。法院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实地参观了 “一导三区”为民服务中心“一导”即导向式为民服务台,便于群众按需前往相应服务窗口及审判庭;“三区”包括自助服务区、候访服务区与信访服务区。其中,自助服务区涵盖自助服务打印机、文印区、扫描区及宣传区:自助服务打印机可协助群众及时打印未携带的重要文件文印区支持要素式起诉状起草及诉讼文书打印扫描区推动文书信息化、电子化,提升阅览与应用效率宣传区通过大屏幕公示庭审排期,方便群众旁听候访服务区以“老百姓自己的法院”为定位,提供座椅休息、热水、雨伞、常备药品等便民服务信访服务区实现院长、法官与群众的一对一咨询交流,远程调解室解决了当事人因事务在外无法到场参与庭审的难题送达区加强与中国邮政EMS的合作,实现文书即日送达。

随后,实践团前往院史展览馆,依次参观院史厅、荣誉厅、廉政厅,系统了解泾县人民法院内设机构的改革历程。在荣誉厅观看宣传教育视频《坚守》时,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巡回法庭工作人员顶风冒雨深入社区乡村,以牺牲家人团聚换来对群众诉求的及时回应;基层法官队伍秉持公心,为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甘愿推却私交、坚守原则底线;司法警察为保障司法安全,夙兴夜寐直面风险,始终坚守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泾县人民法院领导成员合影留念  孙永康供图

司法警务严规范,精细工作保平安

司法警柯泉、徐昊东同志还带领实践团观摩了犯罪嫌疑人从囚车到被押解至法庭的全流程。押解通道墙面的缓冲气垫、羁押室的细铁丝网防护以及刑事审判庭第一排禁坐旁听人员等细节,既展现出对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与优化,更彰显出对人权的保障,直观呈现法院基础设施建设紧跟时代需求、持续迭代升级的发展轨迹 。在以“庭审警务保障规范经验与分享”为主题的交流研讨会上,柯泉同志指出,司法警察是看守所与法院的重要联络枢纽,庭审中需严格执行犯罪嫌疑人与司法警察以1:2的比例进行配置,要求司法警察时刻保持警惕,强化责任意识。他强调,实际工作不同于模拟演练,司法警察应精准把握主要矛盾,依据比例原则采取对应等级的处置措施,同时慎用警械,尤其注重对老、少、幼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针对泾县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他分析指出,此类案件中留守儿童占比较高,且存在激情犯罪、受教唆参与帮信罪以及因经济条件引发盗窃或抢劫等情形,也为实践团成员接下来普法宣讲活动指明了方向。徐昊东同志总结时着重强调,司法警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牢记责任担当与规则意识,善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保障自身安全,将工作做细做实、提前化解风险,时刻关注被告人及旁听人员的身体与情绪状态,兼顾特殊人群需求,规范执法用语。

“一导三区”的便民创新到巡回法庭的风雨兼程,从羁押流程的人权保障到未成年人犯罪的精准施策,泾县人民法院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法治为民”的深刻内涵。实践团成员应当以此次与泾县人民法院的交流和座谈为契机,把基层司法对群众共情的温度、对法治标尺恪守的规范,锚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外化于行破难题;厚植以民为本的情怀,让青春在护航乡野、赋能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上,释放新时代警校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与泾县人民法院开展座谈交流活动  孙永康供图

传承检察薪火守护青年成长

践团成员在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控辩协商室、未成年人询问室讯问室以及心理疏导室等检察院基础服务建设。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团成员系统了解12309检察服务中心以内外两个层次区分案件类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入学习基层检察院各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工作人员还提到,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检察院不仅设立专门的心理疏导室,更从源头治理入手,联合教育局开展进校普法宣传活动并同步进行直播转播,与学校携手守护泾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图为泾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院史文化馆  孙永康供图

追寻红色法魂,赓续检察初心

在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于泾县人民检察院院史文化馆中深入学习在革命烽火中孕育的早期法治实践。1951年7月,泾县人民检察院的正式成立,推动了泾县在百废待兴中筑牢法治根基。改革开放后,泾县人民检察院侦查技术楼建成启用,办案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在新时代“四大检察”(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检察)提出后,泾县人民检察院职能不断拓展,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十多年风雨兼程,从法治的百废待兴到新时代的智慧检务,技术手段常见,法治坚守恒在。如今,泾县检察人依然在行动:田间地头调解纠纷,企业车间护航发展,红色遗址调研保护、社区街巷普法释疑。他们用脚步丈量正义,让法治之光在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上永远闪耀。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泾县人民检察院合影留念  孙永康供图

本次活动让实践团成员走进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近距离观察司法机关、检验自身所学知识、了解基层民情。作为未来司法事业的新生力量,新时代警校大学生将继续坚定拥护“两个明确”、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擦亮新时代新征程法检机关的鲜明政治底色,切实把全面从严治检成效体现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护航的实际行动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永达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4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