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三明市将乐县作为福建省千年古县,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而得名,承载着深厚的“乐”文化底蕴。为深入了解“乐”文化千年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6月26日到28日在将乐团县委的周密安排和星光研学基地老师的陪同指导下,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淑兰教授带领“镛州‘乐’韵·文化薪传”实践队赴三明市将乐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研““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与生态探索之旅。
(一)溯源千年文脉,守护文化瑰宝
将乐县是“闽学鼻祖”“程氏正宗”杨时先生的故里。实践队师生第一站首先来到杨时纪念馆,步入杨时纪念馆,馆内通过现代技术生动再现了杨时先生“程门立雪”典故,无声诉说着这位理学大家的求学精神。杨时将中原文化引入闽地,其理学思想成为“乐”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将乐人民尊师重道、勤奋向学。随后,实践队师生来到将乐县博物馆与将乐窑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从陶器到瓷器,每一处纹路、每一抹釉色,彰显着将乐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是凝聚将乐人民的精神纽带。
图为杨时纪念馆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师生讲解“程门立雪”典故。
作为将乐“三绝”之一的西山纸,其竹纸制作技艺是将乐县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实践队师生前往西山造纸作坊,西山纸竹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仰根先生带领实践队师生参观了西山纸的制作过程,并介绍了西山纸的发展历程等,通过视觉体验,深刻感受到千年造纸技艺的魅力。西山纸曾作为贡纸闻名遐迩,如今,其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将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图为实践队师生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仰根先生的合照。
陈振云先生是福建省双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实践队师生还参观了陈振云非遗馆,与陈振云先生的夫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到陶瓷制作过程和窑口知识。同时,馆内琳琅满目的青白瓷非遗展品令人目不暇接,非遗传承人用双手守护着文化的根脉,也让实践队师生深刻认识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挖掘历史内涵,保护文化遗产,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二)融合生态红韵,赋能文旅发展
常口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实践地。实践队师生前往高唐镇常口村的“两山学堂”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师生感受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在常口村得到生动实践,常口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绘就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明画卷”。
图为实践队师生在常口村“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石碑前的合照。
图为“两山学堂”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师生讲解“山水林田湖草沙”之间的内在联系。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将乐县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核心资源。实践队师生还前往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观了龙栖山自然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动植物标本与详实的生态资料,向人们展示着龙栖山作为“天然植物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基因库”的重要价值。同时,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师生了解到当地在“抓前段、治未病”上持续发力,以“精准预防、快速打击、有效控制”的实际成效护航将乐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明白了守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人类的未来。
(三)汇聚青春智慧,共话传承新篇
实践分享座谈会是连接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促进团队协作与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实践之旅的尾声,实践队师生在将乐县人才之家与将乐团县委、文化馆、文旅局、招商服务中心等相关管理人员、非遗技艺传承人、企业代表、上海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等围绕““乐”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主题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淑兰教授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及特点”为主题,并结合将乐当地文化特色展开深入分享。刘淑兰教授从福建非遗的整体格局出发,详细阐述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等非遗类型,并着重分析了将乐西山纸竹纸制作技艺、“程门立雪”等非遗项目在福建非遗版图中的独特地位,生动诠释了将乐“乐”文化与福建非遗文化的紧密联系。随后,实践队队长针对此次调研进行成果分享,通过生动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等,全方位展示了在探寻“乐”文化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场座谈会不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让大家对“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刘淑兰教授在座谈会上进行“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及特点”的主题宣讲。
图为实践队队长在座谈会上进行实践成果分享。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师生成果颇丰。在文化认知层面,深刻理解了“乐”文化丰富的内涵与深厚的历史价值,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在实践能力方面,提升了团队协作、实地调研、分析总结等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探索相结合;在发展理念上,领悟到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明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实现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与经济发展的多赢局面。未来,实践队师生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继续为“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让“乐”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杜振钊
图:张振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振钊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