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亳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科普筑梦 一‘童’前行”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忱走进谯城区十河镇梅城小学,为乡村留守儿童谱写了一曲科学启蒙的乡间小调。
植物探索:“原来路边的小草藏着大秘密!”
课堂上,吴优同学站在讲台上指着窗外的野草地笑问:“谁知道那些小草怎么长大的?”扎着朝天辫的小虎立刻举手:“要浇水!我奶奶每天都给菜园浇水!”“那它们怎么从菜园跑到路边呢?”吴优同学顺着他的话追问。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穿黄背心的男孩突然喊:“风会吹!我见过蒲公英的白毛毛飞得到处都是!”吴优点点头,指着墙角蔓延的牵牛花:“它们的种子还会跟着小鸟的肚子旅行呢,小鸟吃了果实,种子随粪便掉在土里,就长出新的花啦。”孩子们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仿佛第一次发现,路边那些不起眼的花草,竟藏着那么多秘密。
图为:吴悠同学为小学生讲解植物从种子到绽放的过程。
生态密码:“没有小草,老鹰真的会饿肚子吗?”
在王晓川同学的生态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谁吃谁”的故事:“羊吃草,狼吃羊,那狼死了之后会变成什么呢?”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小声猜:“变成泥土?”“对啦!”王晓川同学眼睛一亮,“泥土又会滋养小草,小草再喂饱羊——这就是大自然的循环呀。”东东突然拍手:“我知道了!如果没有小草,羊就饿死了,狼也活不成,老鹰抓不到狼,也要饿肚子!”他说得又快又急,生怕别人没听懂,周围的孩子都用力点头,仿佛亲眼看见那根看不见的“链条”断了会有多可怕。
图为:王晓川同学现场为大家展示各种动植物在食物链与食物网的位置
科学魔法:“这是魔法吗?不,是科学呀!
实验室里的惊喜更是接连不断。当方子璇同学把紫甘蓝汁倒进醋里,原本紫色的液体突然变成了粉红色,孩子们“哇”地一声凑上前,鼻尖都快碰到试管了。“这是魔法吗?”一个孩子仰着脸问。“是科学的魔法哦。”志愿者笑着晃了晃试管,“就像你们看到的彩虹,是阳光和水滴变的魔术一样。”孩子们轮流伸出小手摸摸试管壁,感受着那一点点温度的变化,李艺萱举着自己的观察笔记,一笔一划地写:“紫+醋=红”,虽然笔画歪歪扭扭,却像刻下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图为:方子璇同学为大家展示生物与化学有趣小实验。
两天时光像指间的沙,悄悄溜走。离别的时候,孩子们追着志愿者的身影,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老师,明天还会讲其他植物吗?”“那个颜色魔术我也要教给我弟弟!”志愿者们挥着手回应“明天还有更精彩的内容”——这,或许是“科普筑梦”最动人的模样。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刘业绩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