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知道怎么用灭火器吗?”“遇到火灾要弯腰逃生哦!”5 月 21 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安全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 “消防黑科技” 走进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将雷锋精神融入宣讲课中,给小朋友们心中种下安全的种子。
贴近火情:在活动中,团队先为同学们讲述了2020年7月8日广汉市南丰镇圆盛村5组广汉金雁花炮有限责任公司南丰生产区厂房发生的燃烧燃爆事故。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义奎同志更是在组织灭火过程中英勇牺牲。通过详细描述这起事故的经过、造成的后果以及后续处置情况,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巨大危害和预防火灾的重要性。
虚拟火场:宣讲员指着卡通消防 PPT,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着火场逃生技巧,同时使用“虚幻”引擎沉浸式科普软件,让小朋友们切实体验火灾发生时的各种应对手段。当 亮起,消防员叔叔跃然其中,小朋友们排着队参与体验——“就像真的进了着火的教室,太神奇了!”参与的小朋友们发出一阵阵惊呼。这一体验极大的提升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
由王昊老师指导的基“虚幻”引擎沉浸式消防科普软件软件采用虚幻引擎技术打造沉浸式虚拟火灾场景, 让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火灾紧急处置流程, 同时通过互动体验提升其应急反应能力。结合传统的线下宣讲、实地演练等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实现了虚实相生, 线上虚拟教育与线下实际操作相辅相成, 形成了多维度的消防安全科普体系。通过这种创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项目不仅能有效提高参与者的消防安全知识, 还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技能。
互动中的安全知识:引导组的小姐姐们兴奋地带着“消防知识大问答”游戏登场,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小朋友们聚精会神,期待着问题的到来。
“在火灾发生时,逃生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伴随着小姐姐的提问,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捂口鼻!”这响亮的回答声差点掀翻屋顶,展现了他们对消防知识的积极学习和敏锐反应。接着,小姐姐又询问:“火警电话是多少?”小朋友们毫不犹豫地齐声说道:“119!”清脆的声音在屋内回荡,充满了自信。
每当有小朋友回答正确,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便热情地为他们颁发精美的礼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这个互动环节不仅让小朋友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重要的消防知识,更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方式,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了知识,活动的气氛愈加融洽。
器材演示:器材组小哥哥现场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邀请小朋友当 “小老师”,近距离接触灭火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讲解刚刚所学的知识。小朋友们有模有样的操作让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夕阳的余晖透过教室的玻璃窗,为这场充实的消防知识宣讲活动画上温馨的句点。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纷纷围在志愿者身边,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不舍。"哥哥姐姐下次还来教我们知识吗?""这个灭火器使用我还想再练习一次!"稚嫩的话语里藏着对知识的渴望。
临行前,志愿者们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了精心设计的消防安全知识调查问卷。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端坐在课桌前,握着铅笔认真思索,时而皱起小眉头在选项上圈圈画画,时而抬头与同桌小声讨论,沙沙的书写声里满是对知识的重视。
在随机采访环节,孩子们用天真烂漫的语言表达着内心感受。"我记住了灭火器要'提、拔、握、压'!回家要教爸爸妈妈!"三年级的小雨兴奋地挥舞着问卷,"以后遇到火灾我就知道要捂住口鼻,弯腰逃跑了!"扎着双马尾的朵朵红着脸说:"哥哥姐姐讲的烟花厂故事好吓人,我以后再也不玩危险的烟花了。"这些发自肺腑的童言童语,不仅展现出孩子们对消防知识的深刻理解,更体现出活动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的安全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多方共话安全教育,筑牢校园防火防线
活动结束后,团队对大塘社区负责人和学校校长进行了采访,深入了解他们对此次消防知识宣讲活动的看法与期望。
大塘社区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他提到,社区一直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尤其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安全成长。广汉本地发生的火情案例时刻提醒着大家火灾隐患的现实威胁,而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通过将本地真实火情融入校园宣讲,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到火灾的危害,这种教育方式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陈华利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对志愿者团队的专业讲解和精心准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消防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结合广汉本地实际火情,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让消防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与以往传统的说教式教育相比,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也更加显著。校长还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校园,不断丰富学校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建设平安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
这场融合科技与红色精神的宣讲,不仅让小朋友抱着小飞机模型、卡通灭火器等礼品笑得合不拢嘴,更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 “在志愿服务里读懂了雷锋精神的青春模样”。
夕阳下,戴红领巾的小手和穿志愿服的大手挥别时,消防安全的种子已悄悄发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都将成为守护蓝天的参天巨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佩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