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天一 李旭峰)凛冽的天气凝结不住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文化地图的织锦——传承之路,百花齐放”实践团队对文化探索的热情。实践队员们回归故土,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在中华文明的璀璨长卷中翻开了笔墨浓淡相宜的独特篇章。
百年戏楼,薪火相传
实践队员邢淑童追寻津门历史,前往天津戏剧博物馆领略戏剧文化。在天津的繁华深处,一座镌刻着戏曲记忆的殿堂——天津戏剧博物馆,正以无声的庄严诉说着百年风华。始建于1907年的广东会馆,既是南北建筑艺术交融的瑰宝,亦是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古典戏楼内,半圆藻井如天穹垂落,木雕砖刻尽显匠心,声韵流转间,梅兰芳、尚小云等名伶的绝唱仿佛仍在梁间萦绕。这里不仅是艺术的圣殿,更是历史的见证。如今的博物馆,以沉浸式戏剧夜游、拜师堂的师承礼仪,让传统戏曲在现代焕发新生,将尊师重道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图为实践队员邢淑童前往家乡天津戏剧博物馆留影
万国风情,民俗交响
实践队员梁继兴漫步津门,天津的多元文化画卷在梁继兴同学的步履间徐徐展开。意式风情街上,地中海风情的拱廊与咖啡馆勾勒出异域浪漫;古文化街的青砖灰瓦下,杨柳青年画的斑斓与泥人张彩塑的灵动,诠释着津门传统艺术的精髓。登上明代鼓楼,俯瞰老城风貌,历史的低语与市井的烟火在此共鸣。移步五大道,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华章中,张学良故居静立,诉说着近代风云。而街头巷尾,耳朵眼炸糕的酥香与德云社的笑语,让天津成为一座“可品可听可感”的城市,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传统与现代在此共舞。
图为实践队员梁继兴于对天津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探寻留影
青山藏古韵,匠心映千秋
自津门向北,辽东腹地的本溪市,以青山为纸、流水为墨,书写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传奇。实践队员李旭峰步入本溪市博物馆感受辽东大地的文化深韵。这里,剪纸艺术穿越千年,从北朝繁华的镂空图腾到明清的吉祥纹样,剪刀与红纸翻飞间,剪出的是百姓对生活的祈愿;漆扇轻摇,汉代古韵与现代雅趣并生,珐琅器上,西亚技艺与东方纹饰熔铸成“涅槃重生”的华彩。围炉煮茶的袅袅烟云里,品茗者对话古今,工业之城的刚毅与文化之城的柔美在此和谐共生。本溪,用一山一水一匠心,将古老文明的脉络深植于现代肌理,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传承的史诗。
图为实践队员李旭峰前往家乡本溪市博物馆留影
结语
文化长河,奔涌不息。天津,海河之畔的百年商埠,以戏楼藻井间的婉转声韵、万国建筑里的风云故事、市井巷陌中的烟火人情,织就一幅“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繁华锦缎;辽东腹地,本溪倚青山碧水为幕,以剪纸的灵巧、珐琅的炽烈、围炉茶香的悠然,镌刻出“匠心传世、山水藏韵”的千年文脉。当天津戏剧博物馆的百年戏台遇见本溪剪纸的镂空岁月,当五大道的欧风邂逅辽东珐琅的涅槃之美——文化的河流在此交汇奔涌,激荡出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回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天一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