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的学生团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实地调研,聚焦农村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非农化、空心化、兼业化问题,并探寻数字赋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此次调研为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调研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多个村庄中,非农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业生产,导致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比大幅下降。农村空心化同样突出,部分村庄的常住人口仅为户籍人口的 30%,大量房屋闲置,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低下。而兼业化方面,约 50% 的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获取额外收入,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受到影响。
图为某村耕地非农化
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学生团队发现数字赋能有着巨大潜力。在解决非农化问题上,数字技术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通过电商平台,农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得到极大拓展。村庄借助电商直播,在过去一年里农产品销售额增长了,也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产业链中,有效缓解了非农化趋势。
图为某村的智能灌溉系统
针对农村空心化,数字赋能的智慧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智慧农业系统的引入,让远程农业生产管理成为可能。一些村庄利用智能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等,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不仅降低了对大量劳动力的依赖,还吸引了部分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回乡,参与智慧农业项目。
在应对兼业化问题上,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线上农业技术培训平台为农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农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参与线上培训的农户,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了,使得部分农户更专注于农业生产,减少兼业行为,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此次调研深刻认识到数字赋能在破解农村 “三化” 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后续团队将进一步整理调研数据,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在农村应用的成功案例与面临的挑战,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详实依据,助力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珂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