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潮” 团队解锁曹县汉服产业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孔佳怡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1月18日至1月22日,为系统了解汉服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助力汉服产业学术研究与产业升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古韵新潮”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传统文化产业的高度热忱与学术钻研精神,奔赴山东曹县,就当地汉服产业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初抵曹县,团队将目光投向曹县繁荣的汉服电商园区——山东极智科技产业园有爱云仓。这里作为汉服产业线上运营的核心阵地,汇聚了众多知名品牌商家,园区内进行品牌服装展览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商业盛景。直播带货、数字营销等新兴业态在此风生水起。团队成员与园区负责人李字雷展开深度对话,获悉曹县汉服产业如何巧妙搭乘互联网快车,实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广泛覆盖,并逐步进军国际市场,收获全球消费者的认可。李字雷表示:“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我们能够及时把握市场脉搏,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这成为曹县汉服产业腾飞的重要引擎。”

随后,团队成员在安蔡楼镇电商办负责人李贺的引导下,走进当地极具典型性的汉服生产工厂。步入车间,现代化生产设施与传统手工技艺相得益彰的画面映入眼帘。生产线上,工人们凭借精湛技艺,熟练操控各类器械,从面料剪裁的毫厘不差,到针线穿梭的细密有致,再到刺绣装饰的精雕细琢,每一道工序都尽显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匠心独运。团队成员细致观察每一个环节,秉持严谨治学态度,与工厂领导深入交流,力求探寻从设计构思到成品问世背后所蕴含的工艺精髓与人文价值。

在聚焦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团队着重考察了曹县汉服产业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举措。当地的e裳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犹如一座历史文化的丰碑,馆内丰富多样的汉服形制、精美配饰,全方位呈现了汉服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演变脉络。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积极携手高校、文化机构,通过举办汉服设计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青年才俊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汉服元素有机结合,为古老的汉服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推动其在当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

然而,调研中团队也敏锐察觉到曹县汉服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挑战。部分小作坊因生产规模有限、管理模式粗放,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意识淡薄、机制不完善,原创设计易遭侵权。针对这些问题,团队与曹县电商办科长李帅进行深入研讨,基于专业知识与调研数据,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涵盖加强质量监管、完善检测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以及构建长效维权机制等方面。

接着,团队来到曹县电视台,就汉服文化宣传进行调查研究。多年来,曹县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其专业媒体优势,深入挖掘曹县汉服企业的精湛生产工艺、独特设计理念以及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多样化的叙事方式和视听呈现,将曹县汉服的魅力全方位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有力地提升了曹县汉服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曹县融媒体中心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深度挖掘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潜力,为曹县汉服文化的广泛传播开辟了全新路径。中心紧紧抓住短视频与直播等新媒体传播风口,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内容,将曹县汉服的独特魅力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受众。这些短视频涵盖汉服试穿体验、时尚搭配技巧、文化故事解读等多个维度,凭借其新颖的视角、精美的画面和活泼的风格,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累计播放量高达数千万次,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对曹县汉服的关注。

“古韵新潮” 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王晶晶称:“此次曹县之行,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深切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张力。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以专业视角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此次调研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的学术积累,更激发了团队投身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曹县汉服产业定能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砥砺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孔佳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