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游子心中都有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返回家乡,就像是回到了心灵的港湾。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返乡大学生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服务家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落实西安财经大学“博学、明理、立诚、济世”的校训要求,在王壮壮老师的指导下,西安财经大学的董子钦同学于2025年1月回到家乡——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走进家乡的档案馆,开启一场探寻家乡记忆与文化根源的社会实践之旅。
“返家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共青团元江县委集各方资源,合各方力量,牵头组织开展元江县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1月14日在元江县党群服务中心举办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来自各用人单位和各高校的返乡学子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
“返家乡”项目启动仪式
活动伊始,董子钦同学与其他参与此次启动仪式的大学生朋友一同观看了往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视频及实践照片合集,以此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
随后,共青团元江县委书记作动员讲话,书记对返乡学子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用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希望用人单位能充分支持、给予关怀,让每一位大学生能够学到真本领。
书记讲话
社会实践主体内容
初入档案馆——踏入档案馆,庄重而静谧的气息扑面而来。高大的书架林立,一排排档案盒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昏黄的灯光洒在木质的书架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充满历史感的氛围。
档案馆馆长张玲老师带领董子钦同学及同学学子了解了档案馆的历史,并依次参观了展厅的前言,历史篇,革命篇,资源篇,民族篇,典范篇,巨变篇,展望篇。董子钦同学表示不会忘记先辈的贡献,将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接续传承让元江发展得更好。
参观展厅
实践过程与收获——董子钦同学的实践工作从简单的档案整理开始,学习如何按照年份、主题等对档案进行分类,随后渐渐参与到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中,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版本,方便更多人查阅。
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信息的错乱。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档案馆的工作是极为私密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是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设备进入办公场所的。这对董子钦同学来说是一份新奇又具有挑战的工作体验。
在整理旧县志的过程中,董子钦同学还发现了家乡古代独特的商贸路线,原来早在几百年前,她的家乡就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还有那些记载着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的档案,让她看到了祖先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从独特的祭祀仪式到热闹非凡的民俗庆典,这些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演变尽收眼底。
个人成长与感悟——这是董子钦同学第一次真正与社会接轨并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的生活不再是到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开始切身投入到实践中,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这对董子钦同学来说是新奇又具有挑战性的。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也变得完全不同。这次寒假实践中,董子钦同学学到了很多知识,逐渐掌握了数据整理和资料管理的基本技能,与刚开始的懵懂相比,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董子钦同学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例如,在处理复杂的数据时,她常常感到困感和无助。但是,在同事们的帮取和自己的努力下,她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除此之外,董子钦同学还学会了将这份团县委的实习工作与家乡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总结了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转换为电子格式,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并使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来处理档案中的数据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快速定位和提取最新的经济数据,从而通过合理的档案管理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董子钦同学说道:“以前,我对家乡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风景和熟悉的街道。但经过这次档案馆的实践,我看到了家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挣扎与奋斗、繁荣与衰落。这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家乡,也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档案馆中的资料是家乡文化的瑰宝,作为返乡学子应当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家乡人了解这些文化财富。可以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开展文化讲座等方式,将档案馆中的故事传播出去,让家乡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传承和发展,而不是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工作场景
查找档案
社会实践总结与呼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的二十大为青年发展指引方向,希望更多的返家乡青年能够积极参与到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家乡的文化之花永远盛开。董子钦同学也感慨道希望自己日后可以作为返乡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凭借自己的力量助力家乡建设,推到家乡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子钦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