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送暖传文化,非遗续脉润心田”实践队 —— 镜头下的匠心福州

发布时间:2025-02-09 21: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林超颖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导语:在文化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匠人的智慧。来自福建医科大学的“海风送暖传文化,非遗续脉润心田”实践队,怀揣着对福州市非遗文化的敬仰,通过镜头记录福州角梳、脱胎漆器等非遗技艺的独特韵味,探寻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本作品集汇聚了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拍摄的摄影作品,生动展现非遗传承人的巧手匠心并记录福州市街头巷尾非遗文化的现代印迹。透过光影交错,不仅呈现非遗之美,更希望让这些承载千年文化的技艺焕发新生,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每一帧画面,都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见证;每一次快门,都是文化薪火相传的印记。希望,这本作品集能成为一扇窗,让更多人感受到福州非遗的温度与魅力,让文化的光芒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图为实践队行走在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当天,上下杭正举办着工艺非遗活动,许多游客慕名前往,街道两旁悬挂着中国结和红灯笼,洋溢着节庆的喜庆气息,展现了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林超颖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在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认真观看角梳制作的视频 林超颖 供图图为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碰到的一位经营了15年角梳生意的商家为顾客展示各种角梳用法。  林超颖 供图 

图为福州传统非遗工艺——角梳。角梳采用天然水牛角手工雕刻而成,其独特的纹理和光泽展示了匠人精湛的技艺。梳子的设计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在功能性上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梳子上的价格标签体现了非遗文化在市场化和现代化中的探索,让更多人通过购买使用这种传统工艺品,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实用性。这是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林超颖 供图

图为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一名游客正驻足欣赏琳琅满目的非遗鱼灯摊位。摊位上挂满了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鱼灯,每一盏都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在古色古香的街巷映衬下,这一幕充满了浓厚的年味与传统韵味,也展现了福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林超颖 供图

图为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一角,一张长桌铺满红纸,络绎不绝的游客沉浸于传统年俗的乐趣之中,或是亲手书写春联,或是拓印,感受浓厚的年俗氛围。 林超颖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在福州市文化馆内认真参观学习角梳和脱胎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流程。  林超颖 供图

图为社会实践队参观壹品大漆工作室时看到的成品花瓶。以深邃的红色为底,描绘出精致的白莲图案,展现了福州非遗漆艺的独特魅力。光滑的表面与细腻的莲花纹理相互映衬,散发出优雅而庄重的气息。莲花,象征纯净与吉祥,与脱胎漆器的传统技艺完美融合,传递着工匠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壹品大漆工作室 供图

图为实践队参观壹品大漆工作室时看到的展品,佛像的造型精致,采用脱胎漆器技艺,流露出深厚的艺术底蕴。佛像的金色表面在光线的照射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仿佛充满了神圣与祥和的气息。展示了脱胎漆器的精湛技艺和艺术价值。  林超颖 供图

图为福州脱胎漆器传承人林晖老师为社会实践队员们讲解脱胎漆器制作过程。 林超颖 供图

图为脱胎漆器传承人林晖老师为社会实践队员们讲述自己成为传承人的历程。 林超颖 供图

图为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元首签字专用笔,体现了非遗传统工艺与现代应用的完美结合。 林超颖 供图

图为脱胎漆器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过程每一步细节。 林超颖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超颖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8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