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6日讯(通讯员 钱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云南大学医学院调研服务队师生共计16名,前往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开展2024年“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爱心义诊,医路送温暖|在永昌社区和官坪村送上健康与温暖
脚步丈量乡村野径,志愿挥洒青春汗水。在当地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调研服务队分别于7月22日及23日上午在兰坪县翠屏街道办永昌社区及金顶街道官坪村开展了一系列卫生健康服务活动,包括爱心义诊、测量血压血糖、发放常用药品、公共卫生科普等。“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时请注意清淡饮食”“您的血糖水平正常,请放心”“最近天气比较热,如果中暑可以喝一瓶藿香正气水”……调研服务队的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秉持严谨的态度,耐心引导村民进行血糖血压的监测,给出针对性健康指导意见。在永昌社区共计对156位居民进行了血糖血压测量,其中,39%的居民血压偏高,0.2%的居民血糖偏低,6.4%的居民血糖偏高;在官坪村为50位村民提供健康咨询。通过发放传染病、慢性病、白内障防治宣传手册及常用药物,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图为调研服务队成员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 王凡豪摄
7月23日下午,调研服务队在官坪村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百草、六保、官一等五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民小组开展“送医入村入户”活动。队员们使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与村民们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障情况和村民的健康状况、医疗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向村民提供健康服务,结合村民具体病史和病情针对性地给出健康指导意见,当天共入户19户,服务45人。
图为调研服务队成员入户为村民测血糖 王凡豪摄
“你们辛苦了”“你们来的这么远,太感谢你们了”,两天的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干部和村民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科普宣讲,医心护健康|在金顶街道办官坪小学科普宣讲
青春助力健康中国,医心守护茁壮成长。7月24日,调研服务队来到了金顶街道办官坪村委会官坪小学进行科普宣讲。此次宣讲分别介绍传染病防治、心肺复苏术、防溺水三部分内容。队员们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精心设计课堂小游戏,激发同学兴趣,通过问答方式了解同学们对传染病的了解情况,带领同学们学习“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的要领,普及何时洗手、如何洗手的健康知识,帮助同学们树立健康意识;在心肺复苏术宣讲过程中,设置模拟体验环节,让同学们能够身临其境更好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技巧;此外,调研服务队还结合对兰坪县地理位置的了解,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如何防止溺水,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得。
图为调研服务队成员讲授七步洗手法 卢飞摄
图为调研服务队与官坪小学师生合照 王凡豪摄
调研访谈,云医知公卫|在兰坪县卫生机构调研公共卫生建设发展
7月24日,调研服务队来到兰坪县金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卫生院目前的建设概况、医疗服务内容和公共卫生管理现状。卫生院领导就医院运行、科室特色、分级诊疗、慢性病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介绍,调研服务队参观走访了医院的各个科室。在儿童保健科和妇女保健科中,队员们在科室医生的讲解下,了解到科室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包括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疾病筛查、健康档案管理、心理咨询等。从门诊接待、诊疗服务到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每一环节都体现了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全面覆盖。
图为调研服务队成员与乡村卫生工作者交流照 王凡豪摄
调研队还到易门箐社区、新华村、通甸村卫生室进行调研。在与乡村医务工作者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们对当地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结构、福利补贴以及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队员们通过村卫生室的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基层医疗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公共卫生服务,感受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激发了投身基层医疗工作的职业意识,激励了云大医学生努力学习、夯实专业,牢记并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图为调研服务队在易门箐社区卫生院参观 王凡豪摄
在此次调研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基层卫生院在医共体体系改革下产生的巨大的变革以及政府对公共卫生管理作出的一系列便民政策,为村镇医疗服务提供了坚定而有力的保障。
参观体验,云医走基层|在兰坪县村、社区和展览馆了解乡村振兴建设发展
7月25日上午,云南大学医学院调研服务队在兰坪县永昌社区参观了政府为解决永昌社区异地搬迁居民的就业问题而引资兴建的“服装扶贫车间”,在车间沙总经理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员工结构、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信息,目睹了羽绒大衣等成衣从原材料经流水线生产变成精美产品的过程。期间,队员们认真参观、积极交流,了解到搬迁居民到岗时毫无工作经验,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居民就可胜任岗位工作,生产出能出口欧美的精美产品。车间提供的几百个就业岗位不仅可以让搬迁居民就近工作,既有活干又可以照顾家庭,并且可以提高居民们的劳动收入,提升幸福感,避免“返贫”,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扶贫车间”对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
图为调研服务队参观扶贫车间 王凡豪摄
7月25日下午,调研服务队到达距离兰坪县城数十公里外的新华村。该村距离营盘镇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共683户,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村支书的讲解中,队员们了解到新华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及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下,着力抓好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共赢。近年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新华村也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基层人才缺乏,村里目前就一位半路出家的村医,连基础的卫生服务也不能满足,并且村里小学教师比孩子还多,常住人口少,流失严重。
图为新华村全貌 王凡豪摄
7月26日,调研服务队来到了通甸镇易门箐社区进行参观调研。易门箐社区是珠海对口帮扶建设的异地搬迁安置点,为解决搬迁居民的就业问题,社区根据劳动力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就业方案,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同时,大力宣传劳务补贴政策,由党员带头、带团外出务工,彻底打消搬迁群众的顾虑。目前,易门箐社区已转移就业488人,就业率达95%,同时紧紧牵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实施“党支部+实训基地+服务部”的经营模式,依托干部学习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将参训的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作为教育的“第一课”,实现社区经济发展、党员干部受教育、搬迁群众增收的“三收”效益。
7月26日下午,调研服务队来到了通甸镇的通兰武装暴动纪念馆进行参观。在建成该馆的时候,为了将“通兰暴动”这段历史最大限度还原,筹备小组曾走访当时健在的20余位亲历者以及部分逝世者家属,并沿当时的行军路线实地考察直至中缅边界,纪念馆也是村干部自发筹资80余万元建起的。通兰暴动的胜利,拉开了解放怒江各州、县的序幕,并且这支本土的人民武装力量,最终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应记住那些革命先烈,记住他们的功绩、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并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图为调研服务队在通兰武装暴动纪念馆合照 王凡豪摄
此外,调研服务队还来到地方志史馆和普米族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普米族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展览和详实的解说,为成员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和学习普米族相关民族文化的机会。博物馆展览布局精妙而有序,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展出内容涵盖了普米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服饰艺术、生活用品、婚丧习俗、传统节日等多个方面。博物馆内再现的普米族传统住宅、农耕工具、食物样品等,包括各项极具年代的文物,无不向成员们讲述着这个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也让成员们意识到文化的交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多元文化传统。通过这次参观,成员们深感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为多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聚集青春力量,助力健康中国。云南大学医学院调研服务队在“行走的课堂”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用实践活动绘就美丽篇章。在真学真看真听中深化人民情感、强化责任担当,用行动诠释责任,让大家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基层绽放!
作者:钱煜 鲁赛雨 柯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钱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