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蒙自市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7 22: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肖艳   阅读 3.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引领青年学生“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强大号召,2024年8月21日至8月23日,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传承革命星火 接力时代使命——中共云南一大会址

实践团走进位于红河州蒙自市查尼皮村的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在红色革命火种萌芽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事业上做出的不懈努力,也再一次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早期共产党人以此为起点,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秉承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为云南的最终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根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在讲解员的带领学习下,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到云南早期共产党员们深入农村、厂矿,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广交朋友,宣传唤起和组织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他们把党中央的政策与云南革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云南实际的革命道路。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早期革命家们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启发群众觉悟,在云南各民族中产生深远影响。

查尼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于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和崇高精神。在参观学习完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后,实践团的成员们也深深地被查尼皮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所感染,如今,查尼皮的故事还在继续……

赓续红色血脉 寻迹联大精神——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曾经在文字书本中读过西南联大故事,如今有幸参观遗址直面此段历史,感受先贤们的风骨。在烽烟战火的时代,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莘莘学子辗转千里,历尽崎岖,跋山涉水,以脚步丈量出一条艰苦卓绝的教育救国之路,这是一种不屈,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使命!参观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穿越战火时代,回顾一段历史,实践团的成员们不由为大先生们“刚毅坚卓”的精神而深深感动。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对当地群众和游客进行随机访谈。其中一位来自河南的小朋友表示在参观学习后觉得非常震撼,她的妈妈补充道:“联大精神记”中有一句话让她印象十分深刻:他们用刻苦学习来支持国家的抗战大业,用丰富知识吹响胜利的号角。先辈们坚韧顽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蒙自分校纪念馆生动再现了西南联大的成立和发展,向社会弘扬先辈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发扬红色传统 宣讲红色故事——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弘扬,最好的弘扬是落实。为把蒙自红色文化种子更好散播青少年群体中,“红心筑梦”实践团在与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的领导提前沟通后,给24级无人机专业新生们以中共云南一大为主题上了开学第一课。

实践团负责人李思祺从学习中共云南一大精神、重温入党誓词以及与同学们自由交流三个方面展开此次宣讲活动。首先,从为何选择在此时召开会议、为何选择在查尼皮村召开会议、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来宣讲学习中共云南一大精神,其次,带领同学们学习入党誓词,让同学们明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在党的光辉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最后,实践团的其他成员们与同学们分享此次社会实践的真实感受与学习生活经验,并与学生结成长期友好互助对子。

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此次宣讲会上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会主动了解学习更多的红色文化。宣讲结束后,在场的老师们也对实践团的成员们表示认可,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来贵校宣讲学习!

(供稿人: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马府爽)

(图片来源: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5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