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启智润心教育实践队:润心教育,安全为先

发布时间:2024-08-18 18: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颖怡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李颖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启智润心”教育实践队积极响应教育部等时期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在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河北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义教课程。课程内容以“五育并举,共促身心”为主体框架进行乡村青少年儿童的支教课程设计,将心理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中,旨在为乡村儿童提供多元、优质的教育课程。

安全主题特色课程中,实践团队成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践地的实际情况及当地儿童的实际需求,设计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谁是古希腊掌握生命的神”、“防性侵教育·学会自己保护自己”、“防校园暴力教育·对校园霸凌说不”和“交通安全主题课程”四大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减少学生遭遇身体伤害的风险的同时有助于减少其心理创伤和压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身心全面发展

在此次课程中,启智润心教育实践队荣幸地得到了当地社工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他们的参与不仅为教学活动增添了实践性深度,还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社区资源和真实案例,使得安全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  防溺水安全教育·谁是古希腊掌握生命的神

——水域警钟,长鸣心间

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游戏“谁是古希腊掌管生命的神”以及制作生命礼物盒,提高了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丰富了他们的生命体验,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珍视

课程的前半段,教师巧妙地引入了预防溺水互动游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对比研究和小组讨论,总结出了与防溺水相关的实用知识。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游戏规则

为了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对生命旅程思考,老师安排了中场小游戏,通过给小组赋予"幸福"、"快乐"、"美满"、"如意"等寓意深远的名称,激发了学生们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期待,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人生态度

老师还设置了“制作生命礼物盒”的环节,让同学们在便利贴上通过书写信息、描绘生命时间线、关键词描述生命时间段等方式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聚焦自己的成长过程明晰生命价值。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不仅展示了"生命礼物盒"的样品,还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如空白盒子、表情贴纸和彩笔等,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创作。老师在旁适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们的作品紧扣"生命"这一主题。

学生认真制作

课堂的最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带领学生们重温了"六不准"和"两会"的防溺水知识,并引导他们齐声朗读"防溺水歌",进一步强化了"珍爱生命"的意识。

本节课充分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将防溺水教育生命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认识,也加深了他们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二、  交通安全教育·学交通知安全护成长

——童心同行,安全起步

在本次交通安全课程中,老师以青少年儿童的活泼好动特性为出发点,通过设置动画视频观看、互动提问、交通标志拼图游戏、飞行棋知识问答、角色扮演和作品展示等环节,从激发兴趣开始,逐步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最终达到反思和知识内化。

课程将传统的讲授式教育转变为互动式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TPR“全身反应教学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识。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还帮助他们深化了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老师向同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课程伊始,老师用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动画视频为学生打开认知交通规则的大门,再通过互动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内化于心

课程中老师设计了交通标志拼图和飞行棋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拼图游戏中识别交通标志,锻炼观察力;在飞行棋问答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学习交通规则,增强保护意识。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更在心理层面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

本节课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体验成长,在反思中形成认识。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的良好公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防性侵教育·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守护青春,远离侵害

在生命的花园里,每一朵花蕾都值得用最温柔的心去呵护。儿童防性侵害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安全,也是培养他们保护意识的重要一步。

启智润心教育实践队为河北小学的同学们开展了儿童防性侵害教育的课程,并分别设置了男生课堂和女生课堂。在女生课堂里,队员用视频教学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性侵害的定义,并教会他们应对性侵害的正确处理方式,如及时大声呼救、将情况报告给家长及老师等信任的大人,并请求警察的帮助。希望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女生,让她们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能够勇敢智慧保护自己。

在男生课堂中,老师采用情景模拟视频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同学们如何正确应对性侵害,如勇敢拒绝坏人,及时请求他人帮助,并及时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等等,让他们学会主动预防性侵害行为的发生,同时运用情景模拟方法,邀请小朋友们上台展示学到的应对技巧,加深记忆。

老师们通过防性侵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在遇到不当行为时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促进了儿童对法律的基本理解,增强了他们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支持。

四、  防校园暴力教育·和校园霸凌说不

——和谐校园,无暴无忧

在所有校园安全教育中,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是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由此观之,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防止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的教育迫在眉睫。


启智润心教育实践队的老师们在结合当下优秀的创新防校园霸凌课堂教案之后,先引入一个小游戏让大家了解校园霸凌定义。通过“黑羊游戏”中屠夫,黑羊,白羊的角色扮演,同学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施害者受害者旁观者在校园霸凌中的潜在关系身份转换。随后老师基于此明确介绍了校园霸凌的种类和解决办法并要求同学们记忆和补充。在课堂的最后,老师通过播放两个校园霸凌小短片补充校园霸凌对身体心理的危害,让同学们能够对校园暴力说“不”


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能够很好地对校园暴力有清晰的认识以及明确的反对抵制,课堂中反馈良好,让老师十分欣慰,愿他们能够永远生活在和谐,安全的生活中,不会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施害者和冷眼旁观者。

五、  总结

调查显示,全国有74.8%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暴力侵害,主要来自父母打骂、性侵等暴力侵害。儿童缺乏防范侵害的知识和力量,人身安全极易受到威胁。此外,不健康的成长也让他们容易走向毁灭的道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的研究指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处于上升状态。而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有效的监管更加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乡村儿童需要形成防范和学习侵害的意识和知识,急需坚实的安全保护。

“启智润心”教育实践队的成员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围绕乡村儿童现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四大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在增强学生对潜在危险的认识的同时提升了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启智润心”将持续关注乡村地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做“五育并举,共促身心”教育理念的推广者与践行者,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颖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