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李雨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引领帮助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强本领,长才干,做贡献。2024年7月13日至19日,广东海洋大学“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钟桢和边莉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雷州市企水镇各乡村基层,运用所学知识,发掘当地本土资源,以实际行动助力企水镇乡村振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实践期间,突击队深入企水镇及所辖村庄,深入调研了企水特色产业,并拜访慰问了优秀模范党员,同时将调研所获资源进行整合,以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红树林保护及产业资源和蓝色海洋资源,为企水镇中心小学近百名学生开展“红绿蓝”思政课。用实际行动助力企水镇乡村振兴。
走访模范党员,传承榜样精神
2024年7月14日-15日,“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企水镇所辖乌黎、海角两村,对四位模范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聆听他们的故事,传承先锋榜样精神。
他们是:有近60年党龄,用实际行动演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戴锦秀奶奶;是扎根农村基层工作三十余年,在实干兴邦中引领农村发展的邓华广爷爷;是尽职尽责,在不畏艰苦中秉持党员精神的邓永活爷爷;是为国奉献,似雷锋般服务群众的陈仕辉爷爷。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模范老党员合影。
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身上承载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学习范本。我们要以企水老党员为榜样,传递红色薪火,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深入乡村调研,探索产业发展
在企水镇人民政府及各村的协助下,“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先后围绕企水镇石斑鱼养殖业、沙虫养殖业及红树林片区进行深入调研,通过与镇政府相关领导会谈、实地走访养殖户,养殖企业等方式,深入了解以上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做好了个体户与相关单位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为了深入了解渔民生活,突击队队员还体验了当地渔民的打渔日常,进行撒网作业等。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养殖户一起捕捞斑节虾。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渔民进行沟通。
2024年7月17日,“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企水镇梁权华副书记和林梦婷主任就企水镇发展模式进行深入会谈。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对了解到的关于企水镇渔业发展、海洋生态保护等内容,以石斑鱼养殖、沙虫产业和红树林种植的产业链、市场前景、技术需求等方面为切入点,拍摄宣传片并制作各类宣传物料,旨在展示企水三大特色产业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为相关企业和农民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机遇,推进企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手牵小手,共上思政课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024年7月16日,“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依托广东海洋大学校党委“思政小助理”平台,对企水镇调研所获“红绿蓝”三类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并引入广东海洋大学航海科技与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为企水镇中心小学近百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红绿蓝”思政课。队员们带领学生们学习企水模范党员的先进事迹,鼓励学生们向榜样学习,为人民服务,还带领孩子们共同探索海角村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奥秘,同时,还将广东海洋大学航海科技与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带到课堂上,通过介绍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先生事迹,以及展示我国航海科技与文化成果,引导孩子们树立海洋强国的意识及责任。“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也为“海洋强国”战略做出了海大担当!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孩子们开展“红绿蓝”思政课。
虽是一次小小的课程,但将会为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以微光照亮原野,这里的故事“余音绕梁”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孩子们在“红绿蓝”思政课后合影。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广东海洋大学“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科普教育等方式,为雷州市企水镇挖掘红色基因,探寻产业发展新道路,并通过“红绿蓝”思政课,将企水镇:红色文化、绿色文化与蓝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使其绽放璀璨的光芒,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本次实践活动是团队成员成长的一次宝贵经历,更是“渔”音绕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企水镇人民深厚情谊的见证!团队将把本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关注企水镇及类似地区的乡村振兴进程。在共同的努力下,企水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也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雨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广东海洋大学“砂韵兴乡”团队开展春砂仁调研活动,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
广东海洋大学“微创一新”突击队:三年深耕桥兴社区,“微创”焕新惠民生
航海日里忆壮举 三色教育润童心
国家助学贷款助力梦想,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出征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