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温梓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领青年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大有可为的乡村大显身手,书写与时代同行的青春篇章。2024年8月12日渤海大学同心助农队(以下简称“助农队”)走进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开展“助力蓝莓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包装助销”系列活动。

(渤海大学同心助农队集体合照)
8月12日,助农队的成员们前往丹东市振安区亿森林蓝莓采摘基地,深入探访蓝莓基地,帮助解决振安区蓝莓种植中病虫害防治问题,开展振安区蓝莓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及助销。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开展农业科技支持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同心助农队参与实践成员活动合影)
莓焕新颜:进行蓝莓包装的“素人”调研
助农队的成员们来到当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到迎合市场趋势与消费者偏好,应当从材质、设计到功能性,寻求创新点。例如使用符合环保趋势的可降解材质包装,可以适当融入当地的文化符号,鸭绿江的风景、满族的图案等,给人印象深刻。也应当突出蓝莓的营养价值,如富含抗氧化剂、有益心脏健康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消费者对包装的卫生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倾向于选择食品级材质的包装。大众对不同包装的看法也更有利于产品设计的优化。


(同心助农队对蓝莓包装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
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助农队设计研发出了全新的蓝莓包装。在选材方面,团队采用了牛皮纸盒加塑料盖子,并将包装盒设计成近似蓝莓的形状,在视觉上带来新颖体验的同时满足环保效果。此外,包装盒上加以蓝莓产地特色的介绍,方便购物者选购。颜色设计方面,助农队选择了与牛皮纸颜色更贴合,更和谐的色系在视觉上体现平衡和美感。通过提升包装的整体质感,让受众的视觉体验得到满足,从而促进销售。

(渤海大学同心助农队设计研发的环保蓝莓包装)
果入万家:促进蓝莓销售的“大众”普及
助农队秉承着促进蓝莓销售大众普及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分析、品质保证、营销策略创新、专业服务提供以及利用科技和品牌化策略的理念,对实践地当地消费者进行调研。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水果,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蓝莓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只有所售蓝莓新鲜、无污染、口感上乘并且有严格的品质控制,大众才更愿意去消费,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助农队成员认真地询问消费者对蓝莓销售的意见)
蓝野仙踪:考察蓝莓基地的“明星”特色
随后,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有关蓝莓的相关信息,助农队来到丹东市振安区亿森林蓝莓采摘基地,其地理位置优越,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助农队对当地农户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蓝莓的生长过程和所需环境要求,并对当地水土、气候、科技使用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


(助农队成员在蓝莓基地实地深入调研)
防治莓果:呵护蓝莓果实的“守护”行动
最后,助农队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了当地预防病虫害的措施。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植物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虫害、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剂。成员们还就如何利用科技提高蓝莓产量与防治病虫害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实地考察,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切实做到助力蓝莓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包装助销,为全面推进蓝莓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助农队成员对蓝莓防治病虫害展开讨论)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渤海大学同心助农队不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我,加深了对国情民情的理解。广大青年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应当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乡村振兴的道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奋斗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扎根基层沃土,以青春之力量为民服务,提高本领,绘就乡村振兴好图景。

(同心助农队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饱含激情向川蜀,推普藏地促振兴 ——渤海大学青年学子赴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普通话推广及民族交流活动
歌声传真情 普语绘未来 | 渤海大学薪语相传推普服务队八一特别献礼《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