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大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12 23: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梦怡 付悦 陈晓珺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陈梦怡 付悦 陈晓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累计帮助近1000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成功摆脱贫困,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我国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健康扶贫的基础上继续补短板、强弱项,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的战略目标。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构成的我国医疗保障的“三重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有力地增强农村居民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并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公平性。其不仅优化了对易受疾病影响而返贫的人口的医疗援助机制,而且对于保障医疗保障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畅过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8月3日至8月6日期间,乡有所医,医有所保——武汉大学赴多省调研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实践队队员陈心琪、李雨星、吴奇、霍世佳前往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七汲镇杨村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黄家献村、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槐桥镇以个人调研形式开展实践。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以卫生院工作人员、卫健局工作人员、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村民等不同主体为调研对象,通过面对面深度访谈,了解当地医疗保障制度实际实施情况。

一、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

8月3日上午,实践队队员陈心琪前往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开展访谈工作,了解当地医疗保障制度的宏观政策和创新性措施。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卫健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台州利民保”计划的出台背景、特点以及运行情况,并强调了该计划在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队员还了解到了“健康地图”和“心电一张网”计划,这两个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在前端有效降低了整体的医疗费用。这一系列创新性医疗保障措施旨在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防止乡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3日下午,实践队队员前往玉环市彭宅村通过实地采访,深入了解当地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的实际影响。通过与几位村民的采访,队员了解到虽然村民们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如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医疗救助的申请流程等。他们期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宣传和指导,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保障措施。

采访过程中,村民们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改进建议让队员深受启发。他们希望报销流程能够更加简化,大病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能够更广泛。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对于大众理解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彭宅村村民进行访谈


二、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七汲镇杨村

8月4日上午,实践队队员李雨星抵达无极县开展医疗保障相关的采访实践活动。队员首先对保险公司业务人员进行访谈,询问了其职业经历、工作内容以及对医疗保障体系的看法。通过采访,队员了解到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以及在保障范围、报销比例设定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和痛点,还探讨了商业保险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衔接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接下来队员深入杨村,对村卫生院医生进行访谈,了解了其职业经历、日常工作内容以及村民的参保情况。李医生介绍了本村贫困或贫困边缘人口的情况,村民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参保率,医保报销流程的便捷性,以及卫生所在医保资金管理、特殊疾病和慢性病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医保政策对特殊疾病和慢性病村民提供门诊报销和大病救治等支持,而村卫生院通过免费测血压、血糖等方式与医保政策相配合。村民申请大病保险的报销流程顺畅,医疗救助政策能满足慢病救治需求,村集体对特殊困难人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村卫生院医生进行访谈

实践队队员随后与村民刘女士进行了交流。询问了她的年龄、身体状况、医疗支出、医保参保情况等,村民反映了医疗保险费用上涨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提到了医保在住院报销方面的帮助,以及对医保政策了解的渠道。


三、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黄家献村

8月7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吴奇抵达黄家献村卫生室后,首先观察了乡村医生为村民们进行的诊疗工作。近年来,黄家献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乡村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享受到了医疗保障的实惠。其次,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条件正在逐步改善。

队员还就该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相关问题。医生分享了卫生院运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施及村民医保认知情况,对乡村医疗保险的落实和监督工作进行了详细解释。他还分享了自己在乡村行医多年来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见解,并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对制度进行了解读,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村卫生院医生进行访谈


四、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槐桥镇

8月8日下午,实践队队员霍世佳抵达槐桥镇卫生院,并对卫生院院长开展本次访谈。院长指出,虽然需要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支持的患者不多,但卫生院仍然致力于提高政策的普及度和参保率。在谈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时,焦院长认为近年来覆盖范围更广,报销流程更便捷,为村民提供了一站式服务。针对参保难点,卫生院采取了发放宣传册、医生下村宣传等措施,以提高村民的参保意识。提及大病保险时,焦院长认为这一制度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尽管使用大病保险的村民比例不高,但其在减轻村民负担、保持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村卫生院院长进行访谈


党的二十大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乡村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贯彻落实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为实现新时期“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乡村医疗建设凼须在托底保障的前提下深化改革,明晰各主体责任承担。

国民健康是我们国民福祉的基础,医保制度的出现,旨在为人民提供全面、高效、公平的医疗保障,我们应当重视医保制度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医保制度完善。

为有效解决乡村医疗所面临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投入,并对其制度框架进行完善和优化。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增强对乡村医疗保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此外,村民自身也需要提升健康素养,积极参与医疗保障工作,以形成政府、社会与村民三方的有效合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晓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