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饶梓煜)——在历史的长河中,老一辈共产党员是红色记忆的守护者,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者。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新的使命,要求新生代以前辈为榜样,携手共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近日,佛山大学“翁乡桃李”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4日至7月8日期间,深入韶关市翁源县连溪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与连溪村默默奉献的老党员进行了深入而真挚的交流,聆听他们讲述在党经历,共同感受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红色力量。
在连溪村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老支书,他不仅是党龄超过四十年的资深党员,更是连溪米面这一地方特色美食的传承者,以及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者。他的多重身份背后,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对教育事业的深切热爱,以及对村民福祉的殷切关怀。他便是吴超梅先生。
图为翁乡桃李成员在吴超梅先生家采访。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老支书于198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默默奉献四十余载。谈及入党初心,他满怀深情地说:“入党是我人生的重要选择,它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学习党的理论,更紧密地联系群众,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这份对党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念,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为村民服务。
作为连溪米面的传承人,老支书不仅熟练掌握了传统制作工艺,还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他家中珍藏着代代相传的制作工具,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凝聚了历代连溪人民的心血与智慧。尽管年岁已高,他仍坚持每天清晨早起,亲自参与米面的制作,从选材、晾晒到切割、团制,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确保连溪米面的纯正与美味。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米面制作的行列中来,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还带动了连溪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图为米面制作流程。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图为吴超梅先生家切面半自动机器。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图为吴超梅先生家包装好的连溪米面。通讯员严荔椿供图
除了是米面的传承人外,老支书还曾长期担任连溪村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从1969年起至村小学合并至镇中心小学,他默默坚守在教育一线,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他的党员精神不仅体现在对经济的贡献上,更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为连溪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退休后,老支书并未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与村委工作,为连溪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配偶也始终与他并肩作战,全力支持他的事业。两人的默契与付出成为了连溪村一道温馨而靓丽的风景线,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与尊敬。
佛山大学“翁乡桃李”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表示,通过此次探访活动,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老支书身上所展现出的红色精神与奉献精神。他们将以老支书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翁乡桃李成员与吴超梅先生合影。通讯员严荔椿供图
图为翁乡桃李队员在讨论采访问题。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图为翁乡桃李队员在采访老支书。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图为翁乡桃李队员在采访老支书,图左为老支书,图中为老支书配偶,图右为现任村干部。通讯员张宝怡供图
图为翁乡桃李队员与老支书夫妇交谈。通讯员张宝怡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连溪米面制作流程。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连溪米面制作工具左视图。通讯员严荔椿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连溪米面制作工具俯视图。通讯员严荔椿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连溪米面制作工具右视图。通讯员冯安琪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正在打包连溪米面。通讯员张宝怡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储存连溪米面。通讯员王诗妤供图
图为连溪米面包装细节。通讯员王诗妤供图
图为老支书家中打包好的连溪米面。通讯员杨鑫供图
图为采访结束后,老支书与队员合影留念。通讯员王诗妤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宇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