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淮宝革命路,口述党史建新功——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实践团赴淮安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中篇

发布时间:2024-08-06 15: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沈元彬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沈元彬)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夯实团青工作基础、提升团员青年精神素养、加强团员实践能力,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24年7月5日,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赴淮安市岔河镇淮宝党史口述与调研团走进拂晓剧团演出旧址、淮宝县陈列馆、淮宝烈士陵园、江淮大学旧址开展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先烈故居内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聆听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真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感悟拂晓红色精神,筑牢时代文化战线

图为实践团在拂晓剧团演出旧址。 通讯员 游慧颖 摄

拂晓剧团演出旧址,始建于民国。新四军四师曾在此演出了苏联的《海滨渔夫》《前线》、西班牙的《为祖国飞行》以及《国共合作舞》《到敌人后方去》《风雨之夜》等中外节目。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集体学习了拂晓剧团发展历史,深化对淮宝革命先辈、淮宝革命文化、淮宝革命精神的认识,筑牢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在拂晓剧团旧址,现在,新四军拂晓剧团旧址作为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在新时代继续散发着它的革命光芒。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拂晓剧团。 通讯员 游慧颖 摄

回顾淮宝革命历史,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图为实践团在淮宝县政府陈列馆。 通讯员 游慧颖 摄

淮宝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淮宝人民用血与泪书写的革命斗争史。在这片土地上,曾留下过我军多位著名将领和老一辈革命家的身影,刘少奇、陈毅、彭雪枫等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无数的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日救国,为老区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在淮宝县陈列馆,队员们深入学习了革命先辈坚持真理和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感悟革命先辈“忠于党、忠于人民、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团讲解仁和集会议历史资料。 通讯员 游慧颖 摄

缅怀淮宝革命先烈,弘扬淮宝英烈精神

团队怀着沉痛而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大家肃立默哀,向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陵园内的纪念馆,同学们通过观看历史图片、珍贵文物以及听取讲解员的解说,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园内的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中,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历史的烽烟虽已消散,先烈的事迹却永驻心底,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学习江淮大学校史,汲取先辈革命基因


图为实践团在江淮大学旧址。 通讯员 游慧颖 摄

团队前往江淮大学旧址,江淮大学是新四军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第一所高等新型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两期,学生120余人,陈毅命名,韦悫任校长。毕业后毕业生们怀着对母校难忘的感情和踊跃投身革命的抱负走上新的战斗岗位,在根据地的宣传、组织、新闻、教育、卫生、民运等战线上,发挥自己的才智。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江淮大学历史。 通讯员 游慧颖 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嘱托。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重温红色历史中,触碰历史脉搏、追忆峥嵘岁月,引导青年学生激扬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未来,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将会继续深化活动内涵,进一步引导河海青年不忘初心使命、砥砺奋斗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颢瀚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