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张敏宜)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的指示,2024年7月10日至20日,广州新华学院村香晨韵突击队深入普宁市北山小学,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特色美育课程之一——“唱响诗篇”,为该校学生打造了一场诗乐共融的盛宴。
诗歌基础入门:学习诗歌的韵律与意象
诗歌流清响,夏日有回音。为引领学生深入诗歌的殿堂,体验诗歌与音乐交织的美妙,队员们精心策划,与学生共同学习诗歌的基础。在队员耐心细致的引导下,学生们掌握了诗歌的核心——意象与韵律,学会了如何剖析大自然中每一细微之处,如草木、石鸟等,挖掘其蕴含的深意与美感。这一过程不仅点燃了学生从自然中探寻美、感悟美的热情,更提升了他们鉴赏美的能力。
图为老师进行诗歌基础知识的讲解
诗歌创作实践:用诗歌编织内心的世界
诗歌创作,乃是以文字为媒,抒发情感、描摹景致、表达思想的艺术实践。它超越了语言的简单堆砌,成为心灵深处交流的桥梁与文化传承的纽带。队员们摒弃传统教学的束缚,引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鼓励他们以个人的观察与感悟为基,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诗篇。大自然,这位慷慨的灵感赋予者,无论是落叶轻舞、露珠闪烁,还是鸟鸣悠扬,皆能触动孩子们的心弦,成为他们笔下流淌的诗行。
孩子们以纯真的视角捕捉大自然的万千美好,而大自然,亦以诗歌为雨露,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之田。在孩子们的眼中,雨是灵动的精灵,风是自由的舞者。大自然的万物皆被赋予生命,于孩子的笔尖下欢跃。在创作诗歌的旅途中,孩子们不仅深刻领悟了大自然之美,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其景致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
图为老师带领学生到户外采风
图为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诗乐共融:探索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艺术世界
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是古老而永恒的艺术交响。诗歌里,文字化作情感的使者,借由精炼言辞与丰盈意象,传达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音乐,则以它独有的旋律线条、节奏脉动与音色织锦,为诗歌披上一层更加浓郁的情感外衣。课堂上,队员音乐伴奏作为引入,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接下来,队员引导学生探索这两大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节奏,告诉他们诗歌不仅可以用来“读”还能用来“唱”,并鼓励他们将学过的或自创的诗歌以歌唱的形式呈现。此番体验,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诗歌深邃的情感世界,还让他们沉醉于诗歌与音乐交织所带来的独特审美愉悦之中。
图为老师教授基础乐理知识
图为学生认真做笔记
随着本次诗乐共融美育课程的圆满落幕,村香晨韵突击队的队员们共同见证了孩子们从诗词的韵味中汲取灵感,在音乐的旋律里找到了情感的共鸣。每一场诗乐交融的盛宴,都是心灵深处美好情感的绽放,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每一位孩子的艺术之窗。队员们期待诗乐共融的美育之路能行稳致远,共同探索诗词与音乐无限交融的奥秘,让美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花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晓轩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