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学子三下乡|愿以吾辈之青春在红色传承和乡村振兴中护盛世之中华

发布时间:2024-08-05 20: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浩纯   阅读 9.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李嘉宸)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的讲话精神,2024年8月4日,哈尔滨华德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守护金色稻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数据下是稻田守望者团队每个人与革命烈士的合影。

实践团来到了五常市的革命烈士陵园,参观烈士陵园,心潮澎湃,实践团众人心底涌动着无尽的敬意与感慨。走进这庄严肃穆的陵园,感受着浓厚的革命氛围,凝视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众人无不被深深感动。他们的英勇与牺牲,让众人不禁思考,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烈士陵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继承与传承。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中华儿女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过的。古往今来,中国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来换取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所有革命战士愿为家为国牺牲自身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一代代传承,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中国伟大的革命事业而不断奋斗。

缅怀先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中华儿女要传承先烈们的红色基因,弘扬他们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如今,站在这些长眠于此的烈士墓前,深深的鞠一躬,表达不尽队员们崇高的敬意,由衷的讴歌,抒写不尽队员们深深地感恩。让中华儿女以先烈为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而努力奋斗。让先烈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让英雄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次烈士陵园的出行,队员们都收获颇丰,革命先烈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将会引领着所有人向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而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感怀这些革命先烈,更重要的是去领会到革命先烈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促使新时代的新青年们肩负起发扬中国红色革命精神的责任。

五常市素以鱼米之乡闻名,如今志愿团们来到了五常的这片土地上,成千上万的麦子聚在一起,形成一片翠绿的海洋,随风飘扬。它像海浪,时低时高,此起彼伏。看这一片青涩的麦浪,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那粒粒米香,收获之时的场景,仿佛近在眼前。

这次活动,实践团深入了农村,接触了我国社会中人数最多,而且最苦的一群人,对队员们的震撼很大,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农民的生活依然很苦,生活环境很差。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粮食应得来之不易,队员们下到稻田里为水稻除草,保护水稻自然成长的良好环境。

经过一天劳累的除草,队员们累的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但这仅仅只是队员们工作一天的工作,不及农民半年工作的万分之一,让队员们认识到了“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虽然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也为农民朋友作出了一些贡献,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新时代青年无论是现在还是工作时,都要关注我国的热点,关注制约我国发展的问题,尽自己所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实践团众人深入农民家中,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眼见天要下雨,队员们迅速的将晾晒在地上的玉米收起来,大汗淋漓过后,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生活不易,干活辛苦,这也是实践团此次实践活动的最深刻的体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嘉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