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成雪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党的光荣传统,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真正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2024年7月,在茶坑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广州新华学院推“陈”出新社会实践队来到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村委会,对老党员梁茂林同志进行采访,聆听一位退休党员的深情讲述,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红色情怀与坚定信念。
图 1 实践队采访新会区茶坑村老党员梁茂林同志
人心如秤,民意似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华民族在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中得出的最根本的结论。而为何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梁茂林同志深情并茂讲述:“因为中国共产党是过去广大劳苦大众的,是其领导者,也是带路者。党用无私和坚韧带领人民走过风雨,走向光明;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了解放战争,打倒了资本主义,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承诺。
图 2 梁茂林同志讲话
岁月见证下的责任与担当
岁月悠悠,如细水长流,而在这片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党员的身影始终如炬,照亮着每一个角落。梁茂林同志的故事,就是万千党员心系乡村、无私奉献的一个缩影。自加入共产党的那一刻起,梁茂林同志便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从解放战争的烽火连天,到和平年代的宁静祥和,他深刻读写一本镌刻着党员的忠诚和奉献无比厚重的书;从公社化集体劳动,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他始终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修建水渠、守护村口,还是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作为党员的他总是冲在最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说:“党员就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梁茂林同志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党员的心声。作为党员,不仅要做好自己,更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好。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不忘初心,共筑乡村振兴梦
当谈及对新一代党员的期望时,梁茂林同志的眼神中充满了期许。梁茂林同志强调道:“希望你们能够保持那份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无论生活条件如何改善,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我们要把经济搞上去,让每一个村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这番话语掷地有声,不仅是对新一代党员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实践队本次下乡活动的殷殷期盼。
图 3 实践队与梁茂林同志交谈
红色记忆,永载史册
在采访的尾声,梁茂林同志深情地谈到了他对梁启超先生爱国教国事迹的了解和感悟,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梁启超先生是我们国家的伟人,他的思想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梁茂林同志的话语中充满了敬仰之情。谈及自身,梁茂林同志表示,虽然自己现在退休了,但心系国家、情牵乡村的情怀从未改变。“我会一直关注国家大事,关心乡村的发展。”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老党员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以及那份永不褪色的红色情怀。
图 4 参观梁启超故居
此次采访,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领略到了梁茂林同志个人的风采和魅力,而且深刻感受到了红色记忆的力量与价值。队员们将以梁茂林同志为镜,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共同绘制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
图 5 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学生在梁启超故居合影留念
供稿:广州新华学院推“陈”出新社会实践队
图文作者:成雪勤
审校老师:吴喜龄 靳韬 陈晓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应振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