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博展厅探祥符古调,青春妙笔书豫曲新章——豫北医学院 “访祥符古调,续豫曲华章”青年大学生实践团探秘郑博,溯源豫剧祥符调

发布时间:2025-08-21 16: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贾楚雪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6月24日,豫北医学院“访祥符古调,续豫曲华章”非遗文化实践团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参观了郑州博物馆豫声豫调展厅,开启了祥符调非遗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戏曲服饰的场景

展厅里,一组豫剧戏服率先牵引众人目光。实践团成员闫安然同学化身讲解员,目光明亮、语调生动,为伙伴们解锁:“看这纹样,不同角色、性格都藏在里头,穿戴顺序更是门道满满!” 她指尖轻划玻璃,似要勾连起历史与当下,让那些缀满珠翠、绣着锦绣的行头,不再是沉默展品,而是化作舞台上的鲜活记忆。移步至流派传承人事迹展板区域,陈派、马派、常派等祥符调流派的故事缓缓展开,当目光聚焦阎派展板,众人脚步不由放慢 。展板上,阎派创始人阎立品(1921 - 1996)的黑白影像沉静而有力量,她那细腻婉转、以 “闺门旦” 独树一帜的唱腔风格,在讲解中鲜活起来。从《秦雪梅》里哭灵的悲怆,到《碧玉簪》中思夫的哀怨,阎立品先生对人物情感的极致刻画,对祥符调艺术的革新与坚守,让实践团队员沉浸讨论。有人感慨流派唱腔的独特魅力,有人探寻传承背后的艰辛,在思想碰撞中实践团队员对阎派认识也愈发清晰。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学习戏曲流派知识的场景

在参观了豫声豫调展厅之后,古雅的展厅场景成为天然背景,实践团成员们高举旗帜合影。红旗下,青春的脸庞与非遗的厚重交融,定格成传承的剪影。此次郑州博物馆之行,青年学子深刻了解了豫剧及祥符调的艺术精髓。展望未来,期待青年力量持续投入,让豫剧祥符调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展厅内举旗帜合影的场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贾楚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