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兴韵”实践团赴黄连村专访本土知名书画家张锦池

发布时间:2024-07-28 23: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雅晖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黄雅晖) 三下乡人物专访 | 墨客情怀映砚池 

百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文化传承 —— 张锦池与青年学子共绘文化振兴新篇章

2024年7月16日,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水乡兴韵”实践团在“三下乡”活动框架下,走进了风景秀丽的黄连村,专访了本土知名书画家张锦池。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张锦池艺术生涯的深入了解,更是对“百千万工程”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实践探索。

黄连村,一个充满岭南风情的古村落,孕育了众多文化艺术人才。作为顺德知名书画家、广东省书法协会会员的张锦池,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黄连人,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成为实践团专访的重要人物。

在专访中张锦池先生详细的回答了实践团成员关于“您是如何与书画结缘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您在书法学习上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可以从您的艺术创作之路来谈谈黄连社区的书画艺术特点吗?”等等问题。在这位老书画家的叙述下,答案都变得清晰可见。生动体现了张锦池先生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人格。这位像“活化石”一样的老艺术家,从自己记事起谈及到现在的艺术创作现象,以其深厚的视野为大学生群体开辟了一条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新道路。

同时,张锦池先生在专访中也强调了对书法创作的热爱,提及蔡润平(顺德知名书法家)、陈子雄(顺德美协主席)等同好时,也流露出大家齐心协力为顺德艺术创作贡献力量的感动,针对目前黄连的书法宣传张锦池先生认为更应遵循传统,避免过渡的商业化。在书画之外,其还跟成员分享了旧黄连历史悠久的宗祠文化,深刻地向大众传递了文化保育的重要性,让人们更多的思考在时代变迁、新旧更迭下,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维护好历史文化。

在参观书画展览的过程中,张锦池先生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书法和国画的创作过程,从笔法的运用到墨色的调配,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他强调,书画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

在“三下乡”活动的背景下,张锦池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他鼓励同学们深入学习和体验传统艺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水乡兴韵”实践团的负责人黄雅晖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书法篇专访特别邀请了张锦池先生作为访谈对象,一是因为张锦池先生本身在本地书画艺术创作的影响力,二是因为我个人同样也是在张锦池先生的指导下开启的国画学习,与我而言黄连、国画创作等等都可以画上等号,在我心中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认识黄连、爱上黄连。"

实践团的同学们在张锦池的指导下,尝试了书法和国画的创作。同时,张锦池先生还对团队中学习书法的同学进行赠书,希望能勉励他继续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他们表示,通过这次实践,不仅对书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将把在黄连村的所见所感带回校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文化。

结束语:

张锦池的专访,是对黄连村书画艺术的一次精彩展示,更是对“三下乡”精神和“百千万工程”的一次生动实践。佛山大学“水乡兴韵”实践团的黄连村之行,让大众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看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希望和动力。

可以相信,在“三下乡”精神的指引下,通过“百千万工程”的推动,黄连村的书画艺术,以及更多的乡村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完】

【撰稿:黄雅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雅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