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赤魂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探访半条被子故事发源地,传承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4-07-25 19: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夏红玉、朱诗颖、易佳妮、刘雪梅   阅读 7.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夏红玉、易佳妮、刘雪梅、朱诗颖)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7月10日,湖南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赤魂宣讲团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之心,前往了那个因“半条被子”故事而闻名的地方,深入探寻这一感人至深故事被挖掘与传承的历程。

追溯故事,弘扬文化

“半条被子”的故事,源自一段真实的革命历史。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一位贫苦农妇徐解秀家中。可是徐解秀临别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了。这个举动,不仅温暖了徐解秀的身体,更温暖了她的心,也成为了红军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生动写照。然而,这个感人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鲜为人知。直到改革开放后,一位名叫罗开富的,在深入基层采访过程中,偶然间听到了关于“半条被子”的传说。他深感震撼,决定深入挖掘这一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罗开富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查阅历史资料,终于还原了“半条被子”故事的全貌。他的报道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被红军战士的深情厚谊所感动,更被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所震撼。

湖南信息学院暑期赤魂宣讲团社会实践此行,正是为了追寻这段红色记忆的足迹,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在纪念馆内,他们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深情的讲解,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眼见证了红军战士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在陈列馆内的红色影院中,湖南信息学院暑期赤魂宣讲团社会实践成员们观看了半条被子的影片。

影片中,半条被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抵御寒冷的温暖,更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的深情厚谊。在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红军战士们自身物资匮乏,却依然心系百姓,哪怕只是一床被子,也要与人民共享。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坚定信念,践行文化

这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共产党人的纯粹与担当。它提醒着大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忽视人民的需求和期望。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大家或许无需面对战火纷飞,但同样需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关心他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此次探访,湖南信息学院暑期赤魂宣讲团社会实践的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决心。他们表示,将把“半条被子”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诗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