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古韵·诗从柳叶湖

发布时间:2024-07-25 14: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薛广岚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刘宇茜 田玉婷)为了更好了解常德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宣传文旅行业,来自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的“枫林古韵”暑期实践团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常德柳叶湖河街。在这里对常德柳叶湖地区的特色景点建筑、文创产品以及河街坏境进行了考察、询问和清扫。

图为柳叶湖沿岸实景,对岸为常德欢乐水世界

柳叶湖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又名西洞庭,被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和“城市环抱的水上天堂”。实践团队在游客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沿着河街往前走,不远处便能看见柳叶湖畔一座气势宏伟的红楼----司马楼。据了解司马楼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刘禹锡,楼后还立了一座刘禹锡的雕像。唐朝时,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在这里为官近十年,与常德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朗州为官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浪淘沙》、《竞渡曲》等。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刘禹锡的文学成就,还为常德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禹锡的作品和经历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同时也丰富了常德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图为刘禹锡雕像

司马楼后有一面文化墙,上面镌刻着唐诗三百首。实践团队了解到这面文化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多媒体唐诗文化墙,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文化墙上的一个个诗名,代表着一个个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正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巧妙地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含有深刻的寓意。现在的人们也能通过古诗,做到这一点。

图为司马楼墙下诗文墙

沿着柳叶湖沿岸走,实践团队在游客服务中心停留。在这里成员们对一件件陈列在服务中心的柳叶湖特色文创产品产生了好奇,在讲解员这样说:“柳叶湖集山水城三位一体,形状形似像柳叶,文创产品借鉴刘海砍樵的美丽传说,同时融入白鹤、白鹭、湖水等元素。”成员刘婷婷表示:“这些文创产品形象可爱灵动,玩偶上方还有酷似柳叶的小水滴。”

实践团队离开服务中心后,傍晚时分,在常德柳叶湖河街沿岸开始对街道进行简单的清理,成员们拿出自备的塑料袋,拾起街道上可见的白色垃圾。成员张越表示:“虽然傍晚还是很热,但是柳叶湖边的湖风拂很舒服。对柳叶湖了解这么多以后,出一份力,共同维护这里,是很值得的!”

本次“枫林古韵”团队通过对柳叶湖景区文化的探寻,对司马楼的历史背景、诗人刘禹锡以及常德柳叶湖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知晓到诗句“谁裁柳叶卧清波?碧水尽处接天河”所描述的柳叶湖。“枫林古韵”暑期实践团在这里留下了团队的身影。团队向前的步伐不止,正如图中的帆船,正待扬帆起航,前往下一个地点,为追求圆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广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4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