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谢炎伶 张馨 李语欣)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落实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铭记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7月20日上午,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七名青鸟志愿者组成的“青春画笔”公益赋能笃行团,满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前往耒阳市长坪乡石枧村,走访了年过九旬的抗美援朝老兵——欧阳代廷。
图为笃行团成员与欧阳代廷的合照
今年已9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欧阳代廷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胸前的军功章更是彰显出他的不凡以及那段岁月的不易。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那段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更是让人肃然起敬。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国家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年仅19岁的欧阳代廷抱着保家卫国的想法,毅然决定报名参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表示,当时国家还没站稳,美国想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犯我们国家,他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存在。在衡山认真集训了两个月,通过各项考核后,他怀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图为欧阳代廷和志愿者讲述自己抗美援朝的经历 张馨 摄
“一个人生死再大,在国家存亡面前也不算什么了,必须寸土不让!”说起这句话,欧阳代廷开始讲述起自己参加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却“子弹打不死”“炮弹炸不死”“机枪扫不死”的“三不死”经历。他说:“第一次是我跟着连长抱着大传单到各个山头,在被照明灯发现后,我抱着抢躺下,子弹从我的身上穿过,但是我没有死;第二次,连长任命我为通讯员去送信,在路上,一个马炮打响,马死了,我送完信回来马炮还在打,于是我走山路,马炮在我身旁炸了,但是我还是没有死;第三次,战场上,机枪扫射三颗子弹穿透我的防弹衣,三颗弹孔,衣服打穿,我还是活了下来。”欧阳代廷边讲边回忆,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我还活捉过一个俘虏呢!”欧阳代廷补充道,“这人之后可对我们攻下老秃山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了战场他就从来没想过能活着回来,从来就是一门心思往前冲,只因为心中永远怀着“坚决保卫祖国,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决心。
当谈及自己的战友时,他黯然失色,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中。“他们就没有我这么好的运气咯!那些战役太惨烈了,我们的胜利不容易啊!一个个那么年轻的小伙子,说没了就没了,我的战友们牺牲了太多,太多……”谈到此处欧阳代廷潸然泪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为欧阳代廷在谈到战友时潸然泪下 李语欣 摄
过去的生活很苦,吃过野菜,挖过树根,即便如此,欧阳代廷心中永远怀着对国家、对党的感恩。他说:“因为党,我走出了山村,不再是放牛的娃;也因为党,我有了读书认字的机会,年龄越大越发感激党的培养;更是因为党,我摆脱了吃树皮的生活,过上了今天吃饱穿暖的日子。”1957年,欧阳代廷退伍回乡,继续当了20多年的民兵营营长,继续为国效力,训练祖国的后备力量,帮助维护社会秩序。他表示自己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讲述过去那段激情燃烧的抗战岁月,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能够铭记那段历史,以史为镜,砥砺奋斗。
“通过了解欧阳代廷爷爷的事迹,我更加真切的了解了抗美援朝的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处境是多么艰难,我们的幸福生活多么不易。”笃行团成员唐玲玲说。
抗战英雄老兵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历久弥新,激励衡师青年们不忘来时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成员们也将会把这份珍贵的回忆,化作前行的动力,传递好红色文化的火种,让这份饱含着先辈热血与憧憬的精神瑰宝,在新时代青年的心田播种希望,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飞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